天崩地解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清军破关和明军抗清将帅之死(14)(2/2)
    卢象升慨然道:“尚方剑须从己颈下过,如不歼敌,未易加人。若舍战言抚,养祸辱身,非某所能知也。”《明季北略》。这话既说得慷慨激昂,又直指杨嗣昌如果舍战言抚,则迟早会养祸辱身,不免身败名裂。但他话中不说尚方宝剑绝不加人颈,只说“未易加人”,最后一句“非某所能知也”,意可双解,可做非我所能知道的意思,也可说是不知道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意思。估计杨嗣昌是理解为后一种意思的。

    杨嗣昌仓皇而去,双方自此彻底决裂。在他那里,国家大事就此成了江湖恩怨,于是和卢督师结下了这个解不开的死结。

    再者,杨嗣昌得知卢督师死讯后,大为放心。只是卢督师既然已去,最要紧的自然便是先知道其他仇人的消息,所以他不问其他,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杨翰林死未?”当时报信的人不知道杨廷麟就是杨翰林,只知道他是卢督师军中赞画,一时间不知其所云而无从作答。

    于是杨嗣昌又赶紧补道:“杨赞画死未?”

    这次报者总算知道了,答曰:“已先奉差,不在营中。”

    杨嗣昌听后,顿时“为不豫者久之”《烈皇小识》。。由此可见此公欲效曹操之故智,直把杨翰林当祢衡耳。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不遂人愿,老天也有开眼的时候,杨廷麟偏偏就在生死存亡之际,被卢督师派去了高起潜那里求援,导致杨嗣昌奸谋落空,最后空自懊恼了半天。

    而杨廷麟刚刚得脱大难,却马上又听说杨嗣昌等人诬陷说督师是失踪,并没战死,意图陷害督师。于是他和部下急忙前往战场寻找卢督师尸体,在找到督师尸体后,发现其时督师甲衣下依旧还穿着麻衣白网巾的孝服,盖因父丧未服完之故。

    只是如此一来,杨廷麟报说督师已经殉国,而杨嗣昌却说没死,不知道孰为是,崇祯于是下诏,令认得卢督师的士卒、官吏前去验视遗体。

    先是卢军一幸存小军远远望见督师遗体,立刻便号泣曰:“此吾卢公也!”一时间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顺德知府于颍在检视后,也上书报曰卢督师确实战死,杨嗣昌却又故作谨慎,复派三士卒前去检视。

    杨嗣昌大约以为他选的那三人铁定是会顺着他意思说,那不是卢督师尸体,那么他就可以做文章了。

    谁知道在那三人中,有一名叫俞振龙的,大约是不忿杨嗣昌如此作为,可能在去前在杨嗣昌面前装了一回佞人,不然我想杨嗣昌是不会让他去的。可当他去检视完回来后,却坚持实话实说,一口咬定那就是卢督师的尸身,卢督师确实战死沙场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