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19)(2/2)
崇祯十一年,无论是对崇祯的大明王朝还是李自成,以及关外的皇太极,都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几乎可以说,这一年是大明王朝兴亡的一个转折点。
而南中士子、才子们,此年间却纠集数百人马正和区区一个阮大铖争雄于秦淮河上的勾栏梨园之间,以将阮大铖赶出南京风月场这一“伟大壮举”来为国出力。
黄宗羲所说明季士人“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犹且说同道异,自附於所谓道学者”,岂非此时南中士人之写照乎。
五、东林党关于“江左兴衰”的弥天大谎
再说阮大铖在被那些名公子们逐出南京之后,跑到同样赋闲在家的周延儒那里哭诉了一番,大约好过了些,便回到南京城外的山里隐居起来。这期间,因为他与“逆案”要犯冯铨交情不错,所以曾和复社领袖张溥一起去走冯铨的门路,他拿出了白银一万两入股,合共以六万两(或曰二十万两)的价格买通了宫中太监与田贵妃,历时两年终于把周延儒又推上了首辅之位。
而马士英因当年动用公款被弹劾落职后,一直在南京闲住,此刻由阮大铖向周延儒举荐,终于复起凤阳总督,之后又凭借这个位置拥立弘光,最后登上了南明首辅之位。是以马士英今日之富贵若追本溯源,实出于阮大铖之手,马士英心有报恩之念,也是人之常情。故而他一登上首辅之位,就试图起复阮大铖。
可这,却触犯了江南一带东林党人的大忌。
后来东林党人所修之史以及诸多笔记中,颇多指责马士英试图翻“逆案”,并斥马士英起复阮大铖是为“逆案”翻案之始,是为日后全面反攻倒算张本。
实际上这又是东林党人颠倒黑白之词。如果说任用“逆案”中人就是要为“逆案”翻案的话,那么真正要翻“逆案”的便另有其人,而绝非马士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