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24)
但是别忘记了,言官与清议可从来都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倘若哪位言官由于投靠某个势力而惹了清议,其本身又没有如内阁那样大的权势,那么可以肯定他很快就会被赶下这个位置。所以这种特殊的环境在客观上也迫使言官们保持了一定的自律精神,使得言官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从思想到行动,都得以秉持了一种比较极端的、一切以道德为先的价值观。
换个角度看,他们的职能恰恰就是纠察风纪、弹劾官员,而这种以道德为先的价值观又正好是这个职位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这是这个群体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
他们这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好处是一切道德占先,坏处也同样是一切以道德占先却不讲能力,因此大部分人只会空谈。
又因为内阁体制变迁,使得内阁实质上逐渐回复到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宰相模式,权力极大,坐此位者莫不试图长保,这也是人之常情,座主体系也就此产生和延续。而真正的道德占先者则因刚者易折,往往坐不长这个位子,能坐长的大多是柔而媚上、工于心计者,如文震孟的私德、学问就极好,但却全然没有政治和经世致用之能,所以他做了内阁也没用,倒是周、温、薛一类的反而能颠倒众生,长期占据这个位置。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明季的言官和朝野清议始终与政府鸿沟巨大,处于鲜明的对立状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