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误国仁君,是谁动了我的奶酪?(1)
——失踪的二世祖明建文帝朱允炆
在所有的二世祖当中,明建文帝朱允炆无疑是一个异类。因为其父朱标早夭,他以皇太孙即位。相比他爷爷朱元璋的残暴无情,他是一个明朝少见的宽厚仁慈之君。他实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声望。
然而有一点他却无法改变,那便是天性中的优柔寡断。而这种优柔寡断的根本原因,恰恰是因为他过分仁慈,顾念太多,因而无法做出最明智的决定。这样的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他的政治理念无法实现,自己也落得个不知所终的结局。
一、“动物凶猛”与“舔犊情深”——第一代“董事长”在治国理政与制度设计方面存在致命缺陷
1398年6月24日,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可能也最具争议的皇帝朱元璋病逝。作为大明帝国的第一代创业“董事长”,朱元璋先生像所有的开国皇帝一样,绞尽脑汁地想把朱氏江山传至千秋万代。为此,他做出了一系列非常之举,很多举措从一开始直到现在都让旁观者大跌眼镜,有人甚至说他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皇帝。
其实,要了解朱元璋,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度”:一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事外”、“时外”、甚至“国外”去看他的许多非常之举;二是找好观察他的角度,这个角度实际上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使他亲手建立的帝国千秋万代永远姓朱;三是要拿捏好观察者与朱元璋本身之间所应保持距离的尺度,我们不应当把朱元璋看成一个神,而应把他看作一个人。把高度、角度、尺度综合起来,我们就不难发现朱元璋的一生,特别是他当上大明帝国的皇帝之后,实际上只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可以分别用四个字加以概括:一个叫做“动物凶猛”,一个叫做“舔犊情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