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2)(2/2)
三是出于“国本”的原因——通过册封太子可以巩固国本。
“国本”一词,在古代至少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立国的基础、根本”。《礼记?冠义》曰:“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宋代陈亮 《廷对》曰:“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元宵灯》曰:“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
二是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唐大诏令集?册遂王为皇太子文》有言:“建立储嗣,崇严国本。”《宋史?理宗纪》有言:“ 景献太子薨,宁宗以国本未立,选太祖十世孙年十五以上者教育。”
三是指“国家藏本”。唐代韩愈《画记》曰:“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
我们这里所说的“国本”是指其第二种含义,即“确定皇位继承人以巩固国本”。当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时,许多统治者都不约而同地以选定接班人的方式向全国百姓乃至敌国番邦显示:我的国家统治基础有多么雄厚——连“皇帝”都带“备份”的,您趁早别再打什么歪主意了!
这方面最有意思的是康熙皇帝。为了巩固统治,康熙于1675年12月正式册立一岁半的胤礽为皇太子,并颁诏天下。诏文中写道: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僵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