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见大家一叫好,更觉飘飘然,随口说道:“这副联语就不用往桃符上刻了。”
“那怎么办?”
“就用朕的御笔,把它裁成两幅,贴在寝宫的门上,左右各一张。”
“既然不往桃符上刻了,”左右凑趣说:“那么,能否请大王惠赐一个新的名字?以示有别于桃符。”
“这名字嘛,”孟昶思忖了片刻,恰好一眼看到他写的那十个字中最后的一个字,灵机一动便说:“就叫它春联吧,一来嘛,朕亲笔所书中有个‘春’字,二来嘛,岁除又称春节,春节时所挂之联,岂不正可名之以春联?!”
这几句话倒是说得有理。从孟昶以后,一直到今天,一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春节时所贴对联一直以春联名之。追本溯源,有多事者就将孟昶称为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春联鼻祖,这一点,恐怕是孟昶当时所始料不及的。
还有一点是孟昶也没有想到的,那就是他那幅联语中的“余庆”和“长春”两个词,及其在句子中的奇妙组合后来竟成了谶语。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965年正月,北宋军队在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的率领下攻入成都,孟昶被迫投降。为了便于对原后蜀地区的控制,宋太祖派他的亲信吕余庆权知成都府—— 这不是“新年纳余庆”吗?!接着又下令改春节为“长春节”——这不是“嘉节号长春”吗?!
这都并非笔者牵强附会,而实在是见诸史籍的(详见《宋史?西蜀孟氏世家》)。
说到谶语,《旧五代史》在转引《五代史补》时提到了另外一件事,因与孟昶有关,所以不妨移录于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