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儿好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一章 “儿皇帝”的儿子皇帝(4)(2/2)

    开运元年(944年),晋军与契丹军战于戚城,他却每天听乐不止。他在宫中听惯了“细声女乐”。亲征以来,只能召左右“浅藩军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击节鸣鼓,更舞送歌,以为娱乐”,所以他常给侍臣们抱怨说“此非音乐也”。宰臣冯道等投其所好,奏请举乐,这时石重贵还算清醒了一点,没有允许。

    开运二年三月,后晋与契丹在阳城决战前夕,他仍出外游猎。他不做战守准备,反而大建宫室,装饰后庭,广造器玩。为铺地毯,不惜用织工数百,费时一年。为玩乐尽兴,他对优伶们赏赐无度。在国难当头,百姓饿毙于道的时刻,石重贵还如此挥霍,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仅仅是爱好音乐,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人家毕竟是一个“董事长”嘛:关键是能否把“公司”治理好,能否让“公司”里的“员工”——普通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这个方面石重贵同样令人失望:在位期间,他很少有惠民之举,偶尔杀上两个贪官污吏,也是掩人耳目。身为一国之君,朕即国家、应有尽有,但他却贪得无厌。为应付战争费用,为满足自己滥耗,他甚至在大蝗大旱之年,还派出恶吏,分道刮民。

    天福八年(943年)六月,他遣“内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诸道州府率借粟麦,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而这一月,“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开运元年(944年)四月,他“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诸道括率钱帛”。只管自己享受,不管百姓死活,这样的君主怎可避免“覆舟”之命运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