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儿皇帝”的儿子皇帝(1)
《汉书》中说:“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其命源天,是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祥瑞之兆,有所谓“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
封建社会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很少有皇帝愿意“父事”天以外的人。不幸遇上了愿意当别人“儿皇帝”的老爸,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父亲甘当“儿皇帝”——这份“遗产”
有点另类
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儒经《尚书》中说,天神改变了他对自己的长子、大国商国君主的任命。因此,天子的含义,乃是天的长子或嗣子,即后世所说的太子、今日君主制国家的王储。因此,原则上说,许多人都是天神之子,都有做天子的资格,只要有德行。儒家奉《尚书》为经典,也就对《尚书》的说法坚信不疑。中国历史上想做皇帝(天子)的人很多,儒经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根据。
“天子之说”随时代变迁与发展而不断进化。汉代司马迁作《史记》,说从尧舜开始,夏代、商代、周代、秦代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后裔。因此,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实的、血统意义上的天神之子,而他们经过世代的德行积累,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