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儿好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章 玩掉了江山玩掉了性命的皇帝(7)
    第八章 玩掉了江山玩掉了性命的皇帝(7)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公元前90年,李广利、刘屈牦因为策划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被汉武帝识破而灭族。公元前88年正月,刘髆驾薨,他5岁的儿子刘贺成为昌邑王。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刘贺继位。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27天内,就干了1 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1件。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4岁的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汉昭帝皇后上官氏)下诏(哈哈,刘义符被废,让皇太后出面,可不是刘宋帝国的原创!)于8月14日废黜了刘贺,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给他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立卫子夫皇后唯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病已(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刘贺被打发回到山东昌邑国,过着被监视的日子。他带去长安的200多个官员除了三个正直的人,其他的都被斩首。霍光新拥立的汉宣帝刘病已心底到底有些忌惮(这说明刘贺绝非庸人),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让山阳太守张敞考察刘贺,发现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公元前66年,他年纪虽然只有27岁,可是行动不便,也不再有复辟的打算。他还生养了22个子女,猥琐度日。汉宣帝看他如此可怜,保全了他的性命。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霍光写信给山阳太守张敞:“谨备盗贼,察往来宾客,毋下所赐书”,要求当地官员密切监视刘贺。从各种证据看来,刘贺之立废,实乃削权之举。

    直到三年后(元康三年),即公元前63年,刘贺终于被贬斥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县一带做了“海昏侯”——这就是“海昏”的来历。在他的这个侯国里面,他又艰难地生活了四年直到去世。这四年中,虽然已经解除软禁,但仍然被周边的官吏秘密监督。例如,后来的扬州刺史“柯”就上报朝廷一件事情:刘贺与一个叫“孙万世”的人交往,孙万世问刘贺:“在被废除皇位前,君为什么不坚守内宫、关闭宫门,斩杀霍光,却听凭他们夺取皇位玺绶呢?”刘贺说:“是啊,当时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孙万世又希望刘贺做“豫章王”,绝不要一直做这么普通的海昏侯。刘贺说:“道理是如此,但是这话不宜说啊。”于是朝廷下令查办刘贺,差点要逮捕他。皇帝发话说:“那就削除他的三千户封邑吧。”于是只剩下一千户人口与赋税。不久刘贺愤慨而死,享年34岁。

    “文件”中提到的 “晋海西”是指晋废帝司马奕,曾封为东海王,又称海西公。哀帝于兴宁三年(365年)二月病死,没有儿子。褚太后和司马昱于同月丁酉日迎立他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太和”。司马奕在位期间,桓温骄横跋扈,王室中又有司马昱执掌朝政,他成了傀儡。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寻找借口逼褚太后下诏废黜司马奕,派散骑侍郎刘亨进宫收缴了国玺,逼司马奕离宫。时值仲秋,天气还比较暖,司马奕穿着单衣步出西堂,乘牛车出神兽门,群臣哭着拜别。桓温命令部下带领数百兵士押送他回到原东海王府,降封为海西公。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