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没有制度创新,那就不可能登上皇位(4)
但只有弟弟的退出还不够,拓跋珪又盯上了其他一些让他不放心的人,决心把他们全除掉,为子孙的顺利即位扫除障碍。他翻出了旧账,杀掉了当年曾经与窟咄联络的高邑公莫题,又杀掉了其他一些有嫌疑的大臣。
通过上述种种措施,拓跋珪艰难而又执著地开始了他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但实事求是地说,拓跋珪的思想与行动确实有点过于领风气之先了,这种过于领风气之先使他没有成为“先进”,反倒成了“先烈”!为什么用“先烈”这个词形容呢?这不能不说到拓跋珪的死。
到人生的后期,拓跋珪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情绪很不稳定,脾气也越来越诡异。恰好又赶上天灾频出的年份,他变得更加焦躁不安,喜怒无常。他不再相信任何人,觉得所有人都想要谋害自己,看到别人的一个表情变化、一个脚步速度的改变,乃至于听到一句平平常常的话,他都觉得他们的心里正在策划什么阴谋。有时大臣们来到他面前,他突然想起往日里不愉快的事情,当时就亲手把人杀死,将尸体摆在天安殿的前面。
他的弟弟拓跋仪看到哥哥拓跋珪的脾气越来越差,担心总有一天会收拾到自己头上,就打算逃出北魏。但是没有成功,他被拓跋珪派人追回来杀掉了。
在这种随时会惨遭杀戮的威胁下,朝廷官员和民间百姓无不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官员们无心办公,法纪混乱,人们待在家里不敢出门,整个社会的秩序和风气都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拓跋珪自己也陆陆续续听到一些反映,但他把希望寄托在时间的推移上,经常想着只要过了天灾频发的年份,自己就能重整河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