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中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中国梦与路线图(6)
    第一章 中国梦与路线图(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与小康社会传统理念的有机结合与大胆创新。它既没有来自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也没有来自在此之前的发达国家或新兴国家的发展目标及实践。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前两步战略设想。我国大体到2015年实现gdp翻两番目标,提前5年实现提出的目标;在2017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目标,提前3年实现提出的目标。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0%,提前9年实现提出的目标;预计2018年城镇化率就可以达到60%,提前2年实现提出的目标。

    尽管如此,我们还没有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第二个目标即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全体人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还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与社会不公平的突出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长远性、战略性、前瞻性地提出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即十几亿中国人民一起共同构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简称“共同富裕社会”)。这一目标既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自然延续和历史必然,又是通向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继站和必经之路。未来20年,中国将从小康走向富裕,从中低收入走向高收入,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中国最重要的发展主题、最核心的发展目标和最大的发展任务。

    共同富裕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大同世界理念的有机结合与结晶。

    邓小平早在30年前就指出: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并且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正义事业。这段话摘自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公司出版的《邓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所作的序言,见《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71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这一正义事业就是世界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这也是本书创意的来源和依据。

    可以认为,2030年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共同富裕社会,也是一个大同世界。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