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下概念最重要的莫过其政治学意义,它指的是四海一家的世界政治制度。世界制度定义了政治化的世界,使世界具有政治意义上的统一性。其中的政治形而上学理由是,既然天是完整的,天下也必须是完整的,这样,天命才能在天下得到普遍实现。如果说,万民之心使普天之下的土地具有了政治意义而不仅仅是自然存在,那么世界制度正是万民之心的制度化表达。如果没有世界制度,天下终究是分裂的乱世之地。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世界制度的天下才是天下概念的最后完成形式。管子曰:“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管子?霸言》。,正是此意。因此,“天下”所指的世界最终必须是个“有制度的世界”,是一个完成了从混乱的自然状态到有序的制度世界的转变的政治世界。
可以看出,“天下”比西方思想中的“世界”概念有着更多更重要的含义,它是自然地理、社会心理和政治制度三者合一的“世界”,是一个饱满的世界概念。西方的“世界”只是一个单薄的世界概念。如果世界概念缺乏天下制度的政治与道德含义,就仅仅是一个自然存在,是科学和经济学的对象。这一差异不止是语言学的局限,而更是思想的局限(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语言的界限是思想的界限。因此,语言的局限导致思想的局限),这一局限使得西方政治思想中没有关于整个世界的政治世界观,世界就总被看做是自由争夺和掠夺的“公地”,更无所谓世界利益,而只有国家利益。这一有缺陷的政治意识鼓励了西方长期以来对世界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掠夺,一直到非常晚近才开始意识到世界出了问题。与西方意识不同,“天下”是个满载所有关于世界的可能意义的饱满世界概念,它蕴含着一种政治世界观。“天下”构成了中国哲学的第一基础,它规定了这样一种哲学视界:世界必须被理解为一个有统一制度的世界,否则世界不可能是一个政治整体,而如果世界不是一个政治整体,就不可能真正克服冲突和战争。同时“天下”还意味着一种哲学方法论:既然任何一个事物都必须在作为解释条件的“情景”(context)中才能有效加以理解和分析,那么,必定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情景去理解和分析所有问题,而这个最大情景就是“天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