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你要警惕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不是乌托邦(8)(2/2)

    当经济暂趋稳定,金融资本又开始忙于数钱的时候,政府打算搞医疗卫生立法和金融立法。这些人又改口了,说那是“反对经济”(anti?business)。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有。

    比如说经济危机来了,房价面临压力的时候,他们说,房价下跌不利于经济,积极要求政府出台各种援助和支持政策,来保证房地产价格可以提高。

    但是当房地产价格增长太快,带来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政府要控制时,他们就要反对政府干预了,说市场才是上帝,市场价格都是合理的,还创造了一个口号,叫“不能超越市场经济的底线”。

    当他们看中了农民手中的土地时,他们提倡自由市场,这个时候,他们是坚决反对地方政府干预的;当他们看中了国有企业,要求在贷款、税收以及其他政策上帮助他们私有化时,他们便要求政府出面帮助他们实现私有化这个“神圣权利”。

    所以,他们对干预和不干预是有选择的。

    有些人希望要的是政府漠视社会不公、大力推动私有化、漠视黑社会横行、漠视劳工权益、漠视环境污染、无视价格操纵、压低电力能源交通价格、给自己的行业财政补贴等诸如此类的政府干预。

    而他们绝对要反对的是最低工资制、政府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介入、国有企业、唱红打黑、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工人集体薪酬谈判制度、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诸如此类的政府干预。

    每个国家都有干预,关键是什么样的干预。

    当一个社会中下层缺乏话语权,话语权被少数利益集团控制的时候,损害中下层和大多数人利益的东西,会被包装成“市场原则”,有利于社会大多数人的,却会被贬低为“违背市场经济底线”。

    还比如,有些人反对计划。其实计划是个好东西。一个家庭,一个企业都需要计划,何况一个国家。现代经济怎能没有计划?差别在于,一个国家的计划是由政府做出,还是由少数寡头在圆桌会议上做出。像中国这样以人为本的国家,是需要基本的计划的。比如区域间的平衡、产业结构、粮食自足的程度、内需和出口的比例、就业的目标、工资总额占gdp的大体比例、社会的分配结构等等。这些东西,如果政府不计划,都留给市场,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所以,我们认为争论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政府干预,而是要什么样的政府干预,代表谁的利益的政府干预。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提高社会效益,矫正市场缺失,实现均衡发展呢?还是制造不公平,扩大差异,放大市场缺失,认可畸形发展? 这些才是关键,而不仅仅是“大政府”和“小政府”的问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