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美国典当了自己的未来(2)
在大幅度减税优惠了富有阶层的同时,中下层强烈要求维持基本的社保和其他必要的公共开支。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政府一方面减税,一方面维持必要的政府开支,包括必要的社保开支。
结果,政府借钱,中下层举债。
在过去20多年里,西方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富人减税、政府借钱、穷人举债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私有化、市场化、减税、小政府等,后来都反映在“华盛顿共识”里面。
当时,私人和政府的债务负担都非常轻,举债能力还比较强。这个“借”字诀还念得通,这一借,就借了几十年,最后也借出了金融危机和今天债务的问题。美国典当了自己的未来。
债务扩张难持续
美国的债务负担有多严重?让我们看看以下几组数据。
债务天花板制度:
具有美国特色的一种债务限额发行制度,源于1917年,由美国国会立法通过。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政府的融资额度做出限制,防止政府随意发行国债以应对增加开支的需要,避免出现债务膨胀后“资不抵债”的恶果。
美国联邦政府总债务高达gdp的965%以上。同欧洲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比,美国只比希腊和爱尔兰好一点,比葡萄牙和西班牙则要差一些。2010年年底,美国国债突破14万亿美元大关,人均负担45万美元。为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美国设立了债务天花板制度。不过这实在是一个橡皮做的活动天花板。在过去10年中,这个天花板被上调了10次;在过去70年中,被上调了70次。此外,美国政府还将大约几万亿美元结余的社保基金全部挪作他用。这些都是美国联邦政府摆在账面上的债务。还有许多隐形债务(off balance debts),比如对两房公司的担保、对未来的社保和医疗上的承诺等等。
美国家庭债务在2008年危机前夕高达gdp的130%,现在依然高达gdp的120%。这个水平,几乎和20世纪的大萧条时期相似,包括消费信用和房屋贷款在内相当于16万亿美元左右。
如果将这两项公私债务加在一起,美国人均负债接近10万美元!也就是说,在美国,一个小孩刚出生,就背上了高达10万美元的债务!如果再加上政府的许多隐形债务,再折合民币,可以说,几乎每个美国人都是“百万负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