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的中下层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3)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中国劳动者的宣言》。它同样指出,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劳动收入在gdp中份额下降的情况,但还没有哪个国家下降的情况有中国这么严重。
工资总额在gdp中的占比,在经济学上叫分配率,它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占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公平。欧盟27个国家2007年的分配率为571%。/pl/2009?05?05/073417746431shtml。李北陵曾撰文指出:数字富贵,掩盖了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参见李北陵:《平均工资的“数字富贵”掩盖了分配不公》,载《广州日报》,2009?05?06,见wwwchinahrdnet/news/info/40654。如果将工资总额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曲线和基尼系数持续上升的曲线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勾画出中下层的严重困境——他们相对贫困的速度,比工资总额占gdp比重的下降还要快。
钱进了资本的口袋
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在过去几十年里如此长期持续地扩大,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经济机制里扩大差距的机制比较强大,而共享的机制比较弱小。在扩大差异和共享的博弈中,扩大差异的机制持续占上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强化共享机制,一定程度上弱化扩大差异的机制。要构建这样的机制,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