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章 怒江在咆哮(1)(2/2)

    心里那个激动,可卫立煌还是忍住了。

    机会再好,该拿架子还得拿,不然就会让人看扁,认为你被贬如此,怎么上面一声招呼,你就急不可耐要出山了。

    要让人看重,就得学会“拿”,这是中国传统官场的经验之谈。

    接到征调令后,卫立煌答复:“我以前去中条山视察时,乘马受惊,把我从上面颠了下来,因此震坏脑子,所以无法赴任。”

    等到陈诚病倒,何应钦又想起了卫立煌,名单报给史迪威,老乔点了头。

    这时,史迪威和蒋介石私下里已经势同水火,谁跟蒋介石热落,谁就不讨史迪威喜欢。卫立煌因中条山之败遭贬,与蒋介石的关系,已不像其他几虎那样近,他自然没有理由表示反对。

    美国佬能点头,就一切ok,可是因为前面那个例子,一个军政部长已经请不动卫立煌了,非得元首去请不可。

    1944年春天,蒋介石派专机到成都相邀。

    这回要是再“拿”就过了,官场沉浮这么多年,对尺寸所在,卫立煌还是掂量得清楚的。

    重庆一行,蒋介石亲自接见,卫立煌正式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并得以恢复上将衔。

    “脑震荡”问题不存在了,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战场上挽回自己的声名。

    将军荣辱在战场,卫立煌(右二)要靠第

    二次远征来翻身

    退隐的那些日子,卫立煌不言军事,某种程度上却是已痛得说不出话来了。

    那一仗打得实在丢脸,算得上是抗战中期最窝囊的一仗,以至不提中条山便罢,一提就是一个惨字。

    在告别洛阳时,卫立煌特意让司机返回,绕着住处兜了一个大圈子才离开。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今后还有没有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地方。

    虽然说是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现实生活中的军人,往往是打了一次败仗就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就像刘峙,号称“常胜将军”,老“五虎”里面属于最牛的,可是因为在保定会战中摔了跟斗,竟然被人奚落成了“常败将军”。

    卫立煌是幸运的,因为还有机会重来。

    这次绝不能再输。

    陈诚在任时,把远征军司令长官部设在楚雄,此地离昆明有三百里路远,当时主要是陈诚顾虑军风军纪废弛已久,在无法有效改善官兵待遇的情况下实施的“苦肉计”——要穷穷一块儿,大家都没话说。

    卫立煌把长官部迁到了保山,这回却不是要做样子,而是为了真刀实枪地开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