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九章 不得不服(2)(2/2)
    在八莫城垣外围,日军利用复杂地势,修建了许多分散的抵抗巢。每个巢里面三个兵,分别是轻机枪射手、步枪狙击手和掷弹筒炮手,别看人少,但很让人头疼,而且各个巢之间还能形成配合,步兵很难接近。

    孙立人调上迫击炮,定点清除,一个巢赏几颗迫击炮弹,不信它还能顶得住。

    两三天后,外围扫清,进城。

    八莫城内有密支那一般的坑道,步兵最怕这个,孙立人又没那么多时间去挖堑壕,他就把工兵派上去。

    用工兵来对付坑道,那真是找对了专家。工兵成天跟坑道打交道,能挖也能毁,先用炸药炸断,接着开推土机、挖泥机一段段挖。

    有哪个不服的,一铲下去,连土带人掘得血肉模糊。

    所有关卡一一闯过,八莫市内的地面工事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这些工事全都由钢筋水泥构成,在坚固程度和隐蔽性上令人叹为观止,美军轰炸机一颗五百磅的大炸弹扔下去,也仅能炸毁工事的外三层,仍然伤不着里面的守敌。

    新一军越接近防御核心,火力越强,因此进展也越来越慢。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孙立人的原则仍然只有一个:人力重于一切,要千方百计避免人员伤亡。

    哪怕是蚂蚁啃骨头,一个据点一个据点地来,绝不贪多求全,为的就是达到多放炮、少流血的效果。

    多放炮,少流血

    从早晨开始,所有特种部队轮番使用,先是空军轰炸,然后是炮兵射击。

    孙立人调入四个重炮营,他不要求步兵上前死拼,但对炮兵的要求却异乎寻常的高,“指挥官必须到步兵第一线进行观测,炮弹射偏了,我拿你是问”!

    这么多炮弹朝一个固定的据点使劲,场面是很骇人的。

    攻城期间,郑洞国乘坐小型侦察机在八莫上空督战,见到整个八莫城烈火熊熊,日军火力几乎完全被压制,城内建筑大多崩毁于地。

    到这个时候,孙立人仍不肯单上步兵,往前推进的是战车营,步兵跟在坦克后面小心翼翼地推进。

    即使是步兵对步兵,也没法较量。

    当时普通日本兵的弹盒里,最多不过装三四十发子弹,远征军的冲锋枪却是一梭子一梭子地上,想要多少给多少,那能打得过吗?

    白天无法抗衡,日军便效仿很多年前台儿庄的中队,组织敢死队进行夜袭。老实说,如果晚上拼刺刀,鬼子们还是很厉害的,极度疯狂下,一个挑你几个不在话下。

    可惜的是新一军连靠近的机会都不给他们,几颗照明弹加上冲锋枪的密集扫射,便把这些敢死队员的小身板全给打弯了。

    这种看上去不讲理的作战方式,与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在南洋群岛上的打法类似,它从根子上摧垮了日军原来所拥有的自信心和战斗意志,有的日军指挥官在绝望之下甚至发了疯,不去打仗,而到花丛中追蝴蝶去了。

    12月15日,孙立人“啃”下了八莫全城,城防司令官原好三大佐中弹而亡,守城的仙台第二师团搜索联队两千多人被歼灭,新一军战死八百人,伤亡率又恢复到一比三,这一战绩在高难度的城市攻坚战中是非常罕见的。

    河边说要固守三个月,事实上四周就结束了,在“东方隆美尔”面前,终究没有第二个密支那的说法。

    占领八莫,中国驻印军的使命已经履行大半,就等着与一墙之隔的滇西远征军会合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