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5·历史不死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六章 谁伴我闯荡(3)(2/2)
    第十八师团代号“菊兵团”,属于日本首期组建的新编师团,来自于北九州,曾与熊本第六师团一道登陆金山卫,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能征惯战的一线老师团,特别是在丛林战方面罕逢敌手,被外界称为“亚热带丛林之王”,第一次远征的失败,可以说部分就是败在第十八师团之手。

    两个联队,还配有重炮,当然打不过,在团主力突出重围后,突前的搜索连被日军包围在一个叫“李家寨”的地方。

    听听这名字,“李家寨”、“张家村”,一点不像东南亚那一带的称呼,倒类似于中原某地的一座村庄。没错,“李家寨”不是原地名,它取自于搜索连的带队指挥官、营长李克己的姓。

    “李家寨”长约两百米,宽约一百米,地方实在很小,假使在平原之上,第十八师团即使不组织步兵冲锋,仅靠排炮也能摧垮对方防线。

    抑或是时光倒退,中队刚刚进入野人山,你都不用怎么卖力气去攻,就那么围着,在缺乏丛林战经验的情况下,这个连准保没几天就会因生存不下去而自行崩溃。

    倭国国旗也可以当围裙,中人同样幽默

    不过,这些假设如今都不存在。林子里谁的炮都不太好使,日军也一样,重炮还不如迫击炮呢,至于丛林战经验,自从经历野人山战役后,驻印军已经完成一年级学业,你想让他们立马崩溃也是不可能了。

    有时人就像做梦,一醒过来,所有噩梦烟消云散,那感觉舒不舒服?

    身为二年级老生,今后的成就如何,全看个人悟性和努力,而作为孙立人的部下,李克己一点都没给自己的上司丢脸。

    我们说过,森林里没有老师,那说的是进攻,防守方面的老师是现成的。

    野人山的日军知道拿现成树木当天然工事,这东西又没申请专利,所以你同样可以拿来就用。

    “李家寨”里有一棵大榕树,树围十多米,覆盖地面的半径则超过二十多米,仿佛丛林中的一座小山丘。

    千年老树精被李克己看中,在树上构筑了机枪掩体,由于树实在太大,上面可睡可躺,机枪手们白天黑夜都不用下来,成了控制“李家寨”的最大火力点。

    之后,围绕大榕树筑成八个圆圈状工事,工事之间可以相互进行火力支援,俨然三国故事中的“小八阵图”。

    “八阵图”再玄妙,不过是死的东西,“李家寨”是否能守住,还是要靠活的人以及手中掌握的武器。

    搜索连一共三百多人,但这三百人都是经过充分休整和训练的精兵,熟悉各种美械武器的使用,他们人人一支汤姆式冲锋枪,连里配备的轻重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要是放在中国国内,几乎就是一个主力师乃至军的装备。

    李克己不远战,只近战,到对方接近“小八阵图”三十至二十米时,才一声令下,端着三八大盖的日本兵在密集的弹雨前,那真是来多少死多少,阵前触目惊心,全是日军横七竖八的尸体。

    到后来,李克己甚至制订了一条规则,即冲过来的日军如果不聚到五十以上,不准轻易开枪,以免暴露“小八阵图”的位置,但官兵们端着冲锋枪打得兴起,有时不及五十也横扫过去,直至扫得眼前一个不剩。

    不怕白天强攻,就怕晚上偷袭,在野人山,大家是吃过苦头的。

    李克己在“李家寨”三十米外层层设置手榴弹阵。

    这些手榴弹的导线与树藤绑在一起,只要日军往前一挤一踩,零星的手榴弹就会爆炸,然后越往前走越热闹,轰轰隆隆,还没等走到“李家寨”,夜袭的日军就被手榴弹炸光了。

    依靠砍芭蕉树藤取水以及源源不断的空中补给,“李家寨”在防守上坚如磐石,第十八师团投入一个大队,围攻一个多月都打不开缺口,反而这个大队自身伤亡惨重,连大队长、中队长都死翘翘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