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漠英雄(5)
董其武在红格尔图击溃伪蒙军,汤恩伯也在绥东吃掉了王英的另一股人马,双方配合得十分默契。
红格尔图的旗开得胜,让傅作义信心大增。
黄瓜的中间既然已经断开,为什么不握着两边大快朵颐呢?
所谓两边,在绥北就是百灵庙。
但是百灵庙不同于红格尔图,那是德王苦心经营的中心据点,攻取难度可想而知。
要攻坚,就必须有利器。
红格尔图解围,特种部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还只不过是个半吊子的特种部队,如果再添新的兵种,岂不更是如虎添翼?
傅作义希望蒋介石能抽调空中的特种部队,也就是空军前来支援,以使他计划中的立体化突袭能够稳操胜券。
蒋介石倒是一口应承,但承诺很快打了水漂,原因在于准备时间上来不及。
傅作义设定的准备时间仅仅三天。
红格尔图之战,已经暴露了绥军的部分实力,田中和德王对此不能不有所提防,时间一长,不可控的东西必然会随之增多。
当时的中央军空军基地在洛阳,飞机从洛阳起飞后,需在太原加油,然后才能进入绥远参战,其中光准备就不止三天,非得八到九天才行。
除此之外,空军高层对空军参加绥远抗战也持有异议,认为可能导致过早暴露实力,给以后真正的中日大空战带来麻烦。
空军来不了,只有自己单干了。这对傅作义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红格尔图是被动解围,百灵庙则属于主动进攻。这还不是一般的进攻,是快攻,而且不打便罢,一打要必中。
你弄个十天半个月,哪怕是始终压着德王打,从全局来看,也是败仗。因为到时关东军就找到了直接干涉的借口,局面将会大变。
防守战你出类拔萃,进攻战是否也同样能做到最好?
虽然已经打过很多硬仗,但傅作义仍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
先选战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