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兵台儿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台儿庄序战之池淮阻击战(15)(2/2)
    八桂精英来岭表,两淮豪杰起田间;

    旌旗远蔽符离野,壁垒横跨大别山;

    收复神京朝夕事,虾夷斩罢宝刀还。③

    池淮阻击战是紧接着南京保卫战之后进行的一次战役,其规模虽然有限,但意义却是重大的。历时近一个多月的池淮阻击战,给予挟攻克南京之余威、乘势渡江北进之敌军以迎头痛击,使其付出死伤数千余人的惨重代价,而仍不能跨越淮河一步,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勇气和必胜信心,对整个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当时国内各大报纸几乎都以显著位置刊登了我军在淮河痛击日寇的消息。《新华日报》发表评论说:池淮阻击战“告诉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中华民族是不能以野蛮的武力所可征服的”,①并将这次战斗称为“抗战以来第四次大战,可与上海、南口、忻口三役媲美。”②冯玉祥将军亦赞扬五十九军“徐州以南一战,克复小蚌埠,声威大振,不但援救了友军,而且也振奋了一般部队的士气。”③ 1938年2月17日,东北救亡总会为了表达对五十一军的敬意,特制锦旗一面并附慰问信,从武汉赶送至五十一军驻地。同时,池淮阻击战的胜利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苏联慰问团及美国记者都先后赶到淮河前线参观拍照,对奋勇抗敌的前线将士们表示慰问。

    池淮阻击战成功地阻止了华中日军北上进攻,使之滞留于淮河南岸,挫败了日军互相配合、南北夹击的图谋,造成了尔后华北日军孤军南下、我军得以调集主力围歼的契机,为以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从津浦线南北夹击徐州的敌军,“一阻于明光,再挫于临沂,三阻于滕县,最后至台儿庄决战”,④将池淮阻击战视作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池淮阻击战实行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避免与敌死打硬拼,而是逐步投入兵力,节节抵抗,消耗敌人,并在适当时机即转移阵地或及时换防,一方面使第一线始终保持充足的生力军,另一方面使前线作战部队得以休整恢复;同时注意正面阵地战与侧翼运动战、敌后游击战的互相配合、牵制、分散敌人兵力,使其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不得不放弃渡河北上之企图。这一成功的作战指挥给后来的台儿庄会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民众的积极参与,是池淮阻击战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它之所以获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是它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初步的。如何正确处理军民关系,如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地动员组织民众,发挥人民群众的抗战潜力,是池淮阻击战提出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有待此后进一步认真研究解决。

    池淮阻击战宣告了我军保卫津浦线作战的初次胜利,为下一步作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在《巩固胜利基础与争取光明的前途》一文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淮上之战,首先对准敌人打通津浦线的战略,给以重大挫折,这可说是胜利的先声。”①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