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背景(16)
1937年7月30日,韩复榘应召去南京参加国防最高会议。临行前,他曾代表山东方面及第三路军将士致电国民政府,“主张抗战到底”。①在南京期间,韩复榘曾当面向蒋介石提出抗日建议,蒋不加理睬,说关于抗日之事,他“自有主张”,这无疑给韩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加上在整个会议期间,韩复榘觉得蒋介石“一肚子心事,却一点也不吐露”,心中不免顿生疑虑,怀疑蒋对待自己是否别有用心。临告别时,蒋介石对韩说:“我的意思,你完全明白”,而韩复榘却私下对人说:“我是糊里糊涂去南京,又糊里糊涂回济南”,“我看蒋介石并无抗日决心”。②
韩复榘此次进京结果,认为南京政府不但无彻底抗日决心,而且有利用抗日消灭异己之可能,因此他的抗日意志一落千丈。
8月2日,韩复榘由南京回到济南,立即下令市面各店铺照常营业,市民不要听信“谣言”。他又召集日本领事及侨民代表,说明自己并未出任抗日军职,日侨之去留听其自便,“凡未离济者照旧保护”,并将“抗敌后援会”等群众组织改称为“省防后援会”,强调“自保”性质。山东的抗战准备因此顿受挫折。
与此同时,日本方面又对韩复榘继续进行拉拢。日本飞机在济南投下致韩信件,劝其不要与日本为敌,诡称只要韩不参加抗日,日军也不在山东登陆等等。日本又派密使来济南见韩,说日本在胶济线上有很多利益,并不想在山东开战,也不想在山东驻军,但日本为战事需要,须途经山东运兵。韩复榘以他多年与日本交往的经验,当然知晓日本“运兵”背后的含义,因而断然拒绝了日方的要求,表示无论是驻兵还是运兵,他都不许日军经过山东,会谈遂告破裂。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将韩部第三路军改编为第三集团军,任命韩复榘为总司令,于学忠为副总司令。当时于学忠因所部驻防山东人数不多,对于黄河一线防务,向韩提出由韩部担任2/3,自己担任1/3,韩不同意。于学忠又提出自己担任2/3,韩部担任1/3,韩仍不同意,并明确表示他不愿承担抗日作战任务。③当时韩仅将所部部署在青岛以西、高密以东地区,面对海岸形成长形防线,以防备日军登陆。对津浦线的战备则根本没有顾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