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海瑞踌躇满志不负众望徐 阶息事宁人危机四伏(1)
第三十回 海瑞踌躇满志不负众望徐 阶息事宁人危机四伏(1)
徐阶觉得叶鲈江之言极其中肯,便命仆人换大杯来,斟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说:“阿哥所言极是!请喝了这杯,畅怀尽言。”
“还有一事,奴才们驾舟出行,常与他人争。一次,竟冲撞了苏州知府。”叶鲈江夹了块鸡肉塞进嘴里,边嚼边说,“那苏州知府蔡国熙船至松江,正与徐成之舟相遇,两不相让,徐成口吐脏言,竟被对船捉将过去,载往苏州,三外甥竟然聚众驾舟追了上去,当众夺回。”徐阶大吃一惊:“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后来那知府气不打一处来,回到苏州,移文松江,请松江知府提拿三侄和徐成归案。后经松江府斡旋,才大事化小。嗣后知府嘱告大外甥,管好纪纲。”一语提醒梦中人,自己十岁时去广富林,知也僧赠的偈语不就有“庙堂高处须防纪纲”么?本以为“纪纲”乃朝廷王法,竟忘了还可解作家仆总管,莫非应在徐成、徐远身上?送走叶鲈江,徐阶召来三个儿子,狠狠斥责,命徐瑛反省,令老二、老三对仆人严加管教,自己则闭门谢客,深思整肃的办法。
一天中午,徐阶躺在躺椅上漫卷诗书,家丁送来了一封书信。徐阶放下书卷接过一看,原来是海瑞所寄。
见到海瑞的名字,徐阶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海瑞那中等个子枯瘦的形象。此人的正直清廉不容置疑,刻板和偏激也超越常人。要不是他那赢得身前身后名却又不合时宜的《治安疏》,先帝也许没这么快驾崩。自己与先帝磨合多年,说的话先帝已多能采纳,肃贪展开,言官不杀,卖官制止,只是斋醮依旧,但已影响不了国家的治理了。这海瑞,严嵩父子倒行逆施,气焰冲天之时,弹劾者前仆后继,他不上书,偏偏在国家政策改弦更张,走上正道之时,来了个《治安疏》,把先帝气得甚至撂担子,打击之大,只有自己能体会得到。如无此事,先帝龙体健康,圣寿延续,自己的才能也得以施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