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相徐阶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六回 邹应龙一封弹章严嵩倒 徐华亭三条政纲气象新(4)
    第二十六回 邹应龙一封弹章严嵩倒 徐华亭三条政纲气象新(4)

    根据这条政纲,徐阶屡次上疏,请求与袁炜共同票拟。此前代皇帝起草诏书、敕命,均由内阁首辅主笔,次辅、阁臣不得与闻,这是明代时“一支笔”制度。首辅独立票拟之专,极易揽权,自作威福。而嘉靖朝内阁纷争不断,也由此起。张孚敬攻击首辅杨一清,严嵩诬陷首辅夏言,夏言罢官以后翟銮为首辅,严嵩又计除翟銮皆是。徐阶决心拔除这毒瘤,便决计请求嘉靖旨令,今后票拟由自己和次辅袁炜共同起草,废除陋习,倒有些提倡集体领导的意味。表白了自己不想做严嵩,而想当贤相的本意。

    所谓“以政务还诸司”,表明了内阁对六部百司这些政府衙门的尊重。严嵩之手伸得很长,政府衙门之政务都要插手。所谓无利不起早,插手的目的,自然为谋利,造成六部百司形同虚设。徐阶尊重政府部门的职责,一反严嵩的专权,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至于“以用舍刑赏还公论”,体现了徐阶《廷试策》的主张,天下为公,不凭一人之好恶。重视言官的作用,尊重公众的舆论,形成朝廷上下宽松的政治氛围。

    三条政纲实施以后的几年,锦衣卫逮捕大臣的缇骑很少出动,大牢里关押的囚犯越来越少,六部百司的官员敢于放手处理公务,而且多能获得褒奖。

    天下百姓和朝廷官员自然对徐阶赞誉有加。

    严嵩被罢,嘉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