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相徐阶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三回 渐获帝信谋划北御南征 剿抚兼施荡平东南倭寇(3)
    第二十三回 渐获帝信谋划北御南征 剿抚兼施荡平东南倭寇(3)

    胡宗宪倒是个抗倭建奇功的人物。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安徽绩溪人。他生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小徐阶九岁,家境殷实,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但他对科举不感兴趣,爱好兵法,引起了父母的担忧,多方劝说,才专心读书。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中秀才,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中举,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登进士第。先后任益都(今属山东)、余姚知县,调任御史,巡按宣府大同边防重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四月,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赴任前立下誓言“不灭倭寇,誓不回京”。

    赵文华到东南以后,不买赵文华账的封疆大吏,纷纷落马,胡宗宪目睹了他的嚣张气焰,就多了一份心思。他想,赵的背后是严嵩父子,严嵩又有嘉靖宠着,自己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不得不委曲求全,搞好与赵文华的关系,通过赵文华获取严嵩父子的信任。于是他极力拉拢赵文华,赵文华爱钱,就奉上金银珠宝;赵文华爱玩,就天天摆酒设宴,莺歌燕舞,让他玩得鼻孔朝天。赵文华呢,毫无军事才能,自然也需要胡宗宪这样的人才,就竭力拉拢以对抗张经、李天宠、曹邦辅。所以张经落马,赵文华就力荐胡宗宪,让他以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沿海军务,授予调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的大权。

    重兵在握,胡宗宪就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在徐阶的推荐下,他重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还招聘江南才子徐文长为自己的幕僚。

    千万不可小觑了徐文长,以为他仅是绍兴一介秀才。其实他娴熟韬略,明代公安派首领袁中郎就称他“好奇计,谈兵多中”。不仅对剿倭战事的预测不离十,而且常有出奇制胜的计策。鉴于胡宗宪帐下文武兼备,又手握重兵,自然就“威震东南”,帐下的总兵副将见他时都只能跪下说话,匍匐前行。加以胡宗宪也学会了迎合嘉靖,屡献祥瑞。一次恰巧获取一匹白鹿,胡宗宪献上嘉靖,同时奉上徐文长撰写的表文,这表文的文采,深得嘉靖皇帝的嘉许,自然也更稳固了胡宗宪的地位,他才得以放手一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