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小徐阶知也寺拜访知也 老夫人徐府厅细说前缘(1)
第一回 小徐阶知也寺拜访知也 老夫人徐府厅细说前缘(1)
话说大明皇朝武宗皇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三月的一天,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在一个中年仆人的陪同下,欢快地在田埂上走着。这少年姓徐名阶,身材不高,皮肤白皙,在阳光的照耀下倒也显得不俗。他一面走,一面欣赏着四周的景色,喜悦之情溢于眉梢。
走着走着,忽见一野兔窜入路边竹园,徐阶觉得好玩,跟了过去。野兔竟毫不惧怕,停在那里,徐阶走近,又窜几步,逗得徐阶性起,狠命一扑,终于逮到手里。徐阶捋着它灰白的毛,感到它心脏的跳动。仆人高兴地说:太夫人身体不好,这野味可补身子……”徐阶仰头想了“想说:“我家世代崇佛,所以它不怕我,我怎能害它?再说,它的伴还在等它呢。”说罢,把那兔儿往竹林里一放,那兔儿欢快地蹦走了。是啊,今天奉母命到广富林的知也寺履约,岂能杀生?放走兔儿,徐阶心情更为愉快,一路上饱览田野风光。这广富林也颇令他神往,不仅河港湖汊,水网遍布,而且竹林掩映,颇有前人诗中小桥流水之意境。官塘河点点白帆,橹声咿呀,田野里老牛犁田,泥土清香。临近午餐时间,远处屋顶炊烟袅袅。更令他神往的是这广富林属集贤乡,集贤乡是古代贤人聚居之处。东汉末的怀橘陆郎,三国时吴国的陆逊、陆抗,晋代的陆机、陆云,南朝时梁国的顾野王,这些令人仰慕的人物,都曾在此居住。徐阶一面走,一面想,这些前贤的功业,松江人代代口耳相传,激励人心。父亲也常勉励他效法前贤,建功立业,自己长大如能有所建树,也能在集贤乡留有一点名声,占一席之地,岂不幸哉。当然他心情愉悦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到知也寺履约。据祖母黄太夫人说,知也和尚与他祖父有约,不管是四房中的哪房,如癸亥年诞生孙儿,十岁时必定到知也寺一见。徐阶恰巧生于癸亥年,前往拜访祖父的挚友知也大师,非他莫属了。祖母说,这知也大师在徐阶尚未出生时就曾对祖父预卜,徐家第五代或有贵人诞生。他倒很想见见这位高僧,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让自己的祖父对他顶礼膜拜。
徐阶边走边思,不觉走到了广富林市。明代的市,其建制在乡、保之下,是市集的意思。集贤乡下辖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共三个保,而广富林属于三十八保一区三十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