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明神宗才敢下诏罢了冯保的官职,将冯保迁到南京闲住。不久,冯保便死了。
(取材自《明史·宦官·冯保》、《明史·本纪·神宗》、《明史·高拱》、《明史·张居正》)
73.立储之争
万历九年冬的一天,明神宗朱翊钧到慈宁宫去拜见太后,看到宫女王氏颇有姿色,一时兴起,便在宫中临幸了王氏。王氏由此得了身孕。后宫规矩,宫女承宠,必有赏赐,文书房内侍记下年月时辰及所赐物品以备查验。当时明神宗因为此事发生在慈宁宫,有些忌讳,事后并未赏赐,文书房内侍也不敢提什么赏赐的事,只是记下了年月时辰。
第二年四月,明神宗有一天陪同太后吃饭。太后提到王氏怀孕已五月了,明神宗不相信有此事。太后让文书房内侍取来起居注给明神宗看,且好言好语劝道:“我已经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生下男孩,是宗社的福气。母以子贵,母亲的身份低有什么关系,封为妃子不就可以了吗?”明神宗无法,只得封王氏为恭妃。八月,恭妃生下一男孩,取名朱常洛。因为正宫皇后没有生儿子,所以朱常洛成为皇长子。
万历十四年正月,皇三子出生,明神宗因为宠爱其母郑氏,便晋封郑氏为贵妃。
二月,辅臣申时行等上疏请册立东宫,疏章道:“早建太子,是尊宗庙重社稷。皇长子出生已有五年,应该早点定名分。祖宗朝立皇太子,英宗是二岁,孝宗是六岁,武宗是一岁。现在春月正是吉利日子,陛下建储,以慰天下人之望。”明神宗道:“长子年纪还太小,等二三年后再说吧。”
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沈璟上疏道:“郑贵妃虽贤,所生为次子,而恭妃所生为长子,将来要继承皇位的,恭妃却没有晋封为贵妃,望陛下收回成命,先封恭妃为贵妃。”
明神宗发怒,将姜应麟贬为广昌典史,将沈璟调出京师。明神宗还对阁臣们说道:“我降级处分他们,不是为了册封的事,而是因为他们疑心我要废长立幼。我朝立储,自有规矩,我怎么会以私意而坏公论呢?”刑部主事孙如法对明神宗说道:“恭妃生育长子,五年来未见册封贵妃,而郑妃一生下皇三子,就册封为贵妃,这祥做,引起天下人疑虑也的确是事出有因。”明神宗大怒,将孙如法贬为潮阳典史。礼部侍郎沈鲤出了个中庸主张,郑氏、王氏并封为贵妃,明神宗还是不答应,说道:“恭妃册封事,等到皇长子立为太子时再说。”
过了四年,万历十八年正月,明神宗在毓德宫召见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等人,商议册立东宫的事。明神宗说道:“我知道,我没有嫡子,建储长幼自有定序。郑妃亦再三陈请恐外间有疑。但长子还太弱,等他再壮大些再说,你们以为如何?”辅臣们复请道:“皇长子年已九岁,延师读书是时候了。”明神宗不住地点头。
申时行等人退出不久,明神宗忽命司礼监将众人追回来。明神宗道。“已经派人去叫皇子了,与先生们见见面。”
辅臣们回到宫门内,不一会,皇长子、皇三子一齐到来。他们走到御榻前,皇长子在御榻右边,明神宗一手拉起他的手,让他面对众辅臣。
辅臣等注视良久,对明神宗道:“皇长子龙姿风表,岐嶷非凡,从他身上可以看到陛下的睿智和仁慈。”明神宗高兴地答道:“这是祖宗的德泽,圣母的恩庇,我哪里敢当。”
辅臣们见明神宗高兴,便乘机说:“皇长子长大了,可以读书了。”还说:“皇上当年正位东宫时,才六岁就已读书,皇长子已经比皇上晚了。”明神宗道:“我五岁即能读书。”一边说一边指着皇三子说:“他也五岁了,尚不能离开乳母。”辅臣们叩头奏道:“有此美玉,何不早加琢磨,使之成器?”明神宗道:“我知道!”申时行等人高兴地退出毓德宫。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