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31)
待萧裕一口承认,的确是组织了一个谋反的集团时,完颜亮仍旧不相信,把萧裕喊来,亲自问他。萧裕说:“大丈夫做事,敢作敢当,事已至此,又怎么好抵赖,我的确在策划谋反。”完颜亮说:“卿对朕有何仇恨,要这样做呢?”萧裕说;“陛下凡事都和臣商议,这次将臣弟萧祚等人派到外地去,事前完全不让臣知道消息。陛下的弟弟又一直认为臣专权,事事提防于臣,臣以为是陛下旨意。陛下过去与唐括辨及臣相约同生死,等到臣与唐括辨等人冒死帮助陛下夺得天下后,陛下即命臣以莫须有的谋反罪陷害唐括辨,把他杀了,臣以为陛下是为了杀人灭口。陛下的这一切事情,臣都是见证人,所以臣以为日后迟早要被陛下所杀,不如谋反,以求一条活路。太宗子孙及其宗室没有任何罪过,都死于臣手,臣自知罪蘖深重,早该死了。”完颜亮对萧裕说:“朕为天子,如果怀疑你,即使你弟弟等人在朝中,还不是照样能杀掉你。你因此而疑心朕,实属多疑。至于杀掉太宗子孙,也是朕为国家安定而不得不杀,不能算在你账上。朕自来与你相好,你虽有谋反之罪,朕饶你一命,但是不能再做宰相了。你去终身守祖先坟地吧!”萧裕却说:“臣犯此叛逆之罪,活着又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但愿陛下将臣绞死,以戒天下所有为臣不忠之人。”
完颜亮于是以刀自刺右臂,取自己的血涂在萧裕脸上,对他说:“你死之后,应当知道朕从未怀疑过你。”萧裕说:“臣一直得到陛下宠遇。自知谋反错了,追悔莫及!”于是,完颜亮哭着送萧裕出门,然后将他杀了,所有参加谋反的人,一律捕杀。凡是揭发萧裕的人,以及过去说过萧裕坏话的人,一律提升。并且将萧裕的罪状诏告天下。
(取材自《金史·本纪·海陵》、《金史·佞幸·萧裕》、《金史·逆臣·唐括辨》)
64.金世宗读《资治通鉴》
金太祖打天下时,女真族还没有文字,只借用辽国的契丹文字。金太祖立国后,才命令完颜希尹仿照汉人楷字、契丹文字结合本国语言,制定和颁行了女真文字。到了金太祖的孙子金世宗一辈,皇室成员的文化素养已相当高了。金世宗能够直接阅读汉文经、史。他自己说:“我对圣经(指儒家的经书)不能深解,至于史传,开卷辄有益。”一般认为“开卷有益”的典故,出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所记宋太宗谈读书之语;不过《金史》是元代所修,又是正史,所记金世宗的话,确也是值得一提的。
金世宗建立了一个译经所,曾经把《周易》、《书经》、《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刘子》和《新唐书》译成女真文字,颁行国内。他认为,把这些书译成女真文字颁行,可以使女真族人知道仁义道德之所在。又印了女真文字的《孝经》一千部,分赐护卫亲军。
金世宗自己读了这些经史著作以后,曾经对亲王、宰臣、从官们说:“读了经籍,贵在实行;如果不能实行,读了又有什么用呢?女真族旧风俗最为纯直,虽然那时人们不知读书,但是祭天地、敬亲戚、尊老人、接宾客、信朋友,一切风俗礼仪,出于自然,和汉人古书所说的,没有什么区别。你们读经籍古书,不要忘掉女真族的旧风俗。”所以他要求太子所住的东宫要保留女真族旧风俗,命歌者唱女真族的旧歌词给自己和太子等人听。大定二十五年,金世宗回到金国根据地上京,召集宗室、妇女和退休老臣们宴会,次第起舞,金世宗亲自为大家歌唱女真本曲(史诗),叙述王业艰难、继业不易,歌至“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时,慷慨悲激,泫然泣下,不能成声。他对大家说:“太平日久,国无征税,你们都过惯奢纵的日子,要想到祖先创业艰难,千万要注意过节俭的生活。”
金世宗认真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认为这本书对历史的叙述,很有鉴戒作用,评价说:“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并且将熟悉古代历史的校书郎毛麾提升为太常职事,以便经常和毛麾讨论史事教益。北宋大臣司马光专门为宋代皇帝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而写的《资治通鉴》,到了南宋期间,却为宋朝的敌国皇帝金世宗所用,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慨叹的事。
金世宗还认真读过《汉书》、《新唐书》等史书,他比较汉高祖和汉光武帝时说:“汉高祖起自布衣,英雄大度,驾驭豪杰,数年而成帝业,这是汉光武帝所不及的,但是他当了皇帝后,犹有布衣粗豪之气,汉光武帝读书较多,就脱去粗豪之气,比较有修养了。像更始帝害了他哥哥刘伯升,他一点也不露出悲哀的神态,只有那些大有作为的人才能如此,这不但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就是一般的庸庸碌碌的皇帝,能够如此沉得住气吗?”
金世宗还当着群臣对皇太子说:“过去唐太宗对他的儿子唐高宗说:‘我征伐高丽没有能成功,这件事留给你去继续做成它。’朕不留这种征战之事给你,只要你不忘祖宗纯厚之风,以勤修正德为孝,明信赏罚为治,就可以了。唐太宗当然是位有德之君,但是他对他的儿子唐高宗说:‘你无恩于大臣李勣,所以我把他降到外省去做官,你当了皇帝后,将他提升为仆射,他就会为你尽力了。’这就是对臣下作伪了。当皇帝的人,何必作伪?受恩于父怎么能忘报于子呢?朕对臣下,只以诚实待人,你要记住!”群臣听了,都称万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