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25)(2/2)

    108.后主亡齐

    北齐武成帝高湛后来禅位给自己的长子高纬,史称北齐后主(565-578)。

    北齐武平七年,北周大军进攻平阳,当时北齐后主高纬正在天池打猎。晋州频频派人奏报军情,从早晨到中午,驿马三次来报。右丞相高阿那肱说:“大家正游猎取乐,有什么大事急着要让皇上知道。”直至日暮,来人报说:“平阳城已陷落。”这时才向后主奏明。

    第二天早上,后主正欲发兵,冯淑妃又请求皇上再去打了一次猎。军队开赵晋州时,后主命高阿那肱率前军先出发,并问他:“此去是战,还是不战?”高阿那肱答道:“不战,固守高梁桥。”一旁的武卫安吐根说:“就一把子小贼,马上就可将其刺杀掷入汾河中。”诸内臣参奏说:“彼是天子,我亦天子,彼能远来,我为何却固守示弱?”后主说:“此言是也。”大军向前进发。快到晋州时,后主宠臣穆提婆前去察探军情,见东面的军队正在后退,便大叫:“大家快走,不家快走!”后主带着冯淑妃直奔高梁关。跟随着的开府奚长谏道:“半进半退,当然是用兵常有的事,可今日兵马全整,并没有伤败,陛下为什么这样怯阵?我认为御马一动,军队便会慌乱。陛下还是快速赶回去好,这样可安定军心。”这时,武卫张常山从后面赶来,说:“大军已经整顿好了,围城兵士情绪稳定,陛下应快快回去,如不相信臣的话,就请陛下派人去看。”后主打算改变主意,穆提婆见此情形,一把握住后主的肘腕说:“此言叫人难以相信。”后主一时无主见,又听从了穆提婆的话,便策马往北驰去,有军士向后主报告,说高阿那肱正派人与周军暗中连络。后主命侍中斛律孝卿前去察看,回说:“此人所言乃是妄语。”后主到了晋州,高阿那肱的心腹告发高阿那肱谋反,后主又以为是妄言,并将此人斩杀。

    周军奋勇杀来,齐兵溃不成军,后主颠沛还邺城,侍从卫士大都逃散。穆提婆料定齐亡在即,遂悄悄地脱离了队伍,投奔周军。后主此时身边随行仅高阿那肱等数十骑。

    后主人马过太行,命高阿那肱带领募集的兵士数千人先去济州关,打探敌情。后主随后赶去。后主每次派人向他询问军情,高阿那肱都回奏说:“周军并没有来,还在青州集结兵马,我主不须再往南去。”等到周军大将尉迟勤杀到济州关,高阿那肱大开城门,出关降周,后主只能束手被擒,北齐就此亡国。当时,人们都说高阿那肱不向后主报告周兵很快就到的实情,就是为了诓住后主,让周军擒获,作为他降周的进见礼。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北齐二首》中,有“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的句子,就是写的北齐后主荒淫亡国的这则故事。

    (取材自《北齐书·帝纪·后主》、《北齐书·高阿那肱》、《北齐书·穆提婆》)

    十三、北朝·北周

    109.任用苏绰,施行改革

    西魏文帝元宝炬在位时,丞相、尚书令、大冢宰、周公宇文泰执掌朝政。有一天,文帝召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议论国事,惠达一时答不上来,请求出去与人商议。周惠达告退出来,召见行台郎中苏绰,将文帝提出商议之事告诉他。苏绰听完就说出此事该如何如何回禀。惠达入见文帝,并将意见呈告。文帝非常称赞,问惠达,“是谁同你说该这样处理的?”惠达说是苏绰,并称他有辅佐王业的才干。宇文泰说:“我也早就听说此人了。”于是任苏绰为著作佐郎。

    一日苏绰同诸公卿大臣随宇文泰去昆明池观鱼,行经城西汉代时的仓地,宇文泰问左右此是何地,竞没人知道。有人说:“苏绰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宇文泰召苏绰问之。苏绰一一对答,宇文泰大为满意。又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苏绰也是应对如流。宇文泰更为欣喜,于是便同苏绰乘马并行,缓缓前去池边观鱼。返回时,宇文泰又留下苏绰,问他治理国家之道。宇文泰原来躺卧着听他说,苏绰侃侃而谈,陈说帝王之道。宇文泰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坐了起来,正襟危坐,不知不觉膝盖也伸出坐席。两人促膝而谈直至东方破晓,仍无倦意。宇文泰临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奇才也,我要任用他来主理朝政。”于是奏明文帝封苏绰为大行台左丞相,参与机密决策。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