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大难不死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是陈宣帝长子,陈宣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陈宣帝临终前一天,陈叔宝的二弟始兴王陈叔陵想除掉陈叔宝,谋夺皇位。陈叔陵命令典药吏说:“切药刀钝了,应磨磨快。”陈宣帝去世,仓促之际,陈叔陵命令左右快快取剑来,左右不知其意,忙取朝服与所佩木剑送上去,陈叔陵一见勃然大怒,斥退左右。陈叔宝的四弟陈叔坚在一旁见状,怀疑陈叔陵有异图,便在暗中观察他的行动。第二天陈宣帝小殓,陈叔陵袖内藏着切药刀入灵堂。趁陈叔宝不备,一刀砍去,正中陈叔宝颈项,当即倒地。皇太后与陈叔宝乳母乐安君吴氏都用身体护住陈叔宝,才得保全性命。陈叔坚从陈叔陵身后将他抱住,把刀夺下,想把他杀死,便问陈叔宝:“是把他现在就杀了,还是待后处置?”陈叔宝因伤势过重答不出话。不一会儿,陈叔陵奋力挣脱,逃出云龙门,来到东府。他召集左右人等把青溪桥切断,又把东城囚犯放出充作兵士,还派人去新林,召回他原先准备好的人马。陈叔陵自己身披铠甲,戴白布帽,登西城门。当时,朝廷兵力都部署在沿江防守,城内空虚,陈叔坚向太后说,派太子舍人司马申以太子之命召右卫萧摩诃,令他讨伐陈叔陵。当天萧摩诃的兵就把陈叔陵的部将戴温、谭骐瞵等擒获,送入内城,斩首于尚书阁下,并将他们的头悬于东城。陈叔陵心慌意乱,不知所为,竞将他的妻妾杀尽,率左右数百人奔走新林,萧摩诃追上,将他斩杀于丹阳郡,余党尽数擒获。
(取材自《陈书·高宗二十九王》)
93.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
南朝陈太建十三年,陈宣帝陈顼染病,小仆射袁宪与吏部尚书毛喜都被委以重任。宣帝曾握住袁宪的手说:“我儿尚幼,后事托付于卿。”袁宪说:“群臣都希望圣上身体康复,治理朝政,臣下未敢奉诏。”至德元年,陈叔宝即位,史称陈后主(583-589)。袁宪奏请解职,陈后主未许。皇太子不尊典训,袁宪谏陈十条子陈后主,皆援引古今,言辞恳切。皇太子表面上接受,而内心无改正之意。陈后主欲立宠姬张贵妃之子始安王为嗣,便同群臣说起此事。吏部尚书蔡徵顺应皇上旨意表示称赞。袁宪厉色斥之,说:“皇太子是国家未来继承皇位的人,应是万众之心所向者。你是何人,轻言废立!”
后来,陈后主把太子废为吴兴王。不久,陈后主得到了袁宪专门为此事给他的谏书,陈后主看后叹道:“袁德章(袁宪字德章)实是骨鲠之臣。”当即将袁宪封为尚书仆射。
祯明三年,隋军讨伐陈朝,隋将贺若弼攻入皇城,放火烧北掖门,宫廷卫士都纷纷逃散,朝廷大臣也都各自隐匿,唯有袁宪侍卫在陈后主左右。陈后主对袁宪说:“我待你,从来没有比对他人有什么特别优待的地方,今日见你对我如此,真可说是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陈后主惶惶然想躲藏起来。袁宪正色道:“北兵入宫,必无所犯,大事已至于此,还望陛下安然处之。臣希望陛下整束衣冠,去至前殿,就像当年梁武帝见侯景那样。”陈后主不听,下塌逃匿而去,袁宪追至后堂景阳殿,见陈后主已跳入井中。袁宪向井下哭拜而去。
(取材自《陈书·袁宪》)
十一、北朝·北魏、东魏
94.左右百官皆不可信
北朝北魏天赐六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86-409)得了重病。那时,灾变屡屡发生,道武帝忧愁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喜怒无常,归罪于臣下,说左右百官都不可相信。平日常常追思既往的成败得失,从白天到深夜整日独语不止。朝臣当中,凡是往日对他有所旧恶的人都被他杀害,死者的尸体都陈放在天安殿前。其余臣下见此情景都吓坏了,有的脸上变色,有的喘息不止,有的步履乖乱,有的言辞失措,道武帝一看到这些言谈举止反常的情况,就认为这些人是对他怀恨在心,便下命令他们自己用手打自己。弄得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官府懈怠,百工偷窃,盗贼公行,街道巷里人迹稀少。道武帝闻之,说:“这情形是我造成的,待过了这灾年,我当重新治理,恢复清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