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世祖赫连勃勃(407-425)是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后代,其父刘卫辰在与北魏的争战中被杀,赫连勃勃南逃,归附于后秦姚兴。赫连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仪容俊美,聪明善辩。姚兴见了十分惊喜,以礼相待,十分器重,拜为骁骑将军,常参与议论军国大事。姚兴的弟弟姚邕对姚兴说:“勃勃天性不仁,难以亲近。陛下宠遇太过,臣十分疑惑。”姚兴说:“勃勃有济世之才,我才将他收留,用他所长,与他共平天下,这有何不可?”姚兴又命勃勃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协助没奕于镇守高平城。姚邕再三向姚兴谏奏,对勃勃不可如此重用。姚兴说:“你怎么知道他的性气?”姚邕说:“勃勃贪暴无亲,轻率地委以重用,宠之过分,终为祸害。”姚兴这时才听从了姚邕的劝谏。可不久,姚兴又命勃勃为安北将军、王原公,分配给他五个部落的鲜卑归降将士等二万余人,镇守北方。
其时,河西鲜卑杜崘献马八千匹给姚兴,马队至大城,被勃勃扣留。勃勃召集其部众三万余人诳称去高平川打猎,袭杀没奕于,并将没奕于部下将士吞并,扩充自己的兵力。东晋义熙二年.勃勃自称天王、犬单于,建年号为“龙升”,国称大夏。同年讨伐鲜卑薛干等三个部落,大破之,收降方余人。进而又攻击姚兴的北方边防,斩杀杨丕、姚石生等大将。勃勃手下诸将谏奏勃勃说:“陛下想要成霸业于天下,在南取长安之前,应先巩固根本,使人心有所依靠,然后大业可成。高平地险势固,山川沃饶,可以建都。”勃勃说:“你们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我大业草创,兵力不多,姚兴又是当今雄杰,关中未可图略。他又有诸多守卫重镇的将领为其效命,我若固守一城,他们必合力对付予我。我以少敌众,终非他们的对手,败亡势在必然。可是,我若以风云般变化神速的骑兵,出其不意地攻击姚兴,情况就不一样了,他若救援前方,我就袭其后路,他若回救后方,我再攻其前部,使其疲于奔命,我则游击自若。不出十年,岭北、河东尽可归我所有。等到姚兴死后,我再取长安。姚泓(姚兴长子——笔者注)是个凡弱小儿,擒他的方略,我已成竹在胸。往昔轩辕氏也曾迁居无常达二十余年,可见并非我独自一人如此。”于是勃勃发兵侵扰掠夺岭北。岭北诸城将士就是白天也不敢打开城门。姚兴叹道:“我不听黄儿之言,以致造成今天的局面。”黄儿,姚邕的小名。后来,后秦被赫连勃勃所灭。
(取材自《普书·载记·赫连勃勃》)
七、南朝·宋
61.伐桓玄
南朝时宋国的开国皇帝武帝刘裕(420-422),字德兴,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是汉朝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刘裕雄杰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
东晋元兴二年十二月,荆州刺史桓玄篡位,废东晋安帝,并将其迁居寻阳。桓玄堂兄抚军将军桓修,应桓玄征令入京,中兵参军刘裕随从入建邺。桓玄见过刘裕后,对司徒王谧说:“昨见刘裕,此人风骨不凡,真是当今人杰啊!”此后,每有出游、宴会,必召刘裕相随,并多有丰厚的赠赐。桓玄妻刘氏,是尚书令刘耽之女,秉性聪慧,善鉴貌辨色。她见过刘裕后,就对桓玄说:“刘裕龙行虎步,气度不凡,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应早早除掉他。”桓玄说:“我正想平定中原,再没有像刘裕这样的人能够相助于我了。等到关陇一带平定之后再议论这件事吧。”
后来桓玄令桓修回京口镇守,刘裕托言创伤复发,不能步行相随,改为与何无忌一起坐船返回京口。刘裕与何无忌素相亲善,两人在船中密商讨伐桓玄的计策。到了京口,何无忌去拜访了家住京口的冠军将军刘毅,言说,复兴晋国之事。无忌问:“桓氏强盛,可以讨伐他吗?”刘毅答道:“天下强弱并非一成不变,有的貌似强大,实质虚弱得很,我所忧虑的是主帅不易得啊!”无忌说:“天下草泽之中难道就没有英雄吗?”刘毅答道:“依我所见唯有刘裕。”无忌笑而不答,回去后便将此话告予刘裕,刘裕便相邀刘毅共举义兵,攻打京口。(取材自《晋书·何无忌》、《晋书·桓玄》《宋书·本纪·武帝》、《南史·宋本纪·武帝》)
62.大破慕容超
东晋义熙五年二月,南燕主慕容超攻夺淮北。当时益州参军谯纵擅杀刺史毛璩,据蜀中自称为王。晋朝正欲派兵征讨。三月,大将军刘裕决定上表,提出先伐南燕,再平酉蜀。刘裕派丹阳尹盂昶留守,亲自调水师由淮入泗。五月大军到下邳,弃船改由陆路进军琅邪。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