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晋书·帝纪第二·景帝》、《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
26.寿春平叛
三国魏甘露二年五月,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死扬州刺史乐淋,在淮南一带谋反。他还把儿子诸葛靓送到吴国作为人质,请求吴国出兵救援。朝臣议论认为应该派兵征讨。司马昭说:“诸葛诞看到前者毋丘俭犯上作乱遭到诛伐,心中不平,早就蓄谋反叛,眼下发难,必定向吴国求援,这次谋反,来势很大,但他不可能很快得手,我当会同各方面力量,协力同心,彻底将其制伏。”于是上表魏主曹髦,说:“陛下此番宜亲自出征,这样可让将士凭借天威,大破贼兵。现各路大军可得五十万,以众击寡,贼兵必败。”
七月,魏主曹髦与皇太后御驾亲征,向青州、徐州、荆州、豫州等地征调人马,会师于淮北。继而向项城开发。并派使者去淮南,慰劳将士,申明凡是叛逆者都严惩不贷,而归顺者则论功行赏。甲戊日,司马昭带兵向丘头进发。吴国派文钦、唐咨、全端、全怿三万人马接应诸葛诞。魏国诸将迎战吴国援军,未能抵挡住。将军李广见敌军势众,不出兵阻截,泰山太守常时则声言有病不发兵抵御,都被斩首。
八月,吴将朱异又率轻骑兵万余人抵达黎浆。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前去抵御,朱异败退。泰山太守胡烈出奇兵袭击都陆,纵火烧其粮草。石苞、州泰乘势再次发兵大破朱异。朱异的残兵败卒因饥饿而哗变,杀了朱异,食野草树叶落荒而逃。司马昭得知后说:“朱异不能进兵寿春,不是他的过错,而是吴国士兵把他杀了,他就再也不可能发兵寿春了。这样一来,倒是让诸葛诞更急切地盼望救兵了。若是让他打听到朱异援军受阻,无法救援他,他就可能孤注一掷,拚命突围,或者诸葛诞会认为自己的人马需要节省粮食,尽可能拖得久一些,等待形势可能出现有利于他的变化。诸葛诞的想法脱不出我料就的这几种情况。眼下,应当用多种方法迷惑敌人,让他们感到很安逸,滋生松懈情绪,这是取胜的好办法。”于是司马昭下令将各路人马中的瘦弱疾患者送去淮北吃粮,发给军中将士每人大豆三升。城中文钦等听到这一消息,果然大喜。司马昭又故意让那些身体瘦弱者去城外巡视,用来迷惑诸葛诞等人。又派人四处扬言,吴国救兵就要到了。诸葛诞等人见了这些,都信以为真,对于手下将士的用粮,更加放宽了。不久,城中的粮食就给吃光了。石苞、王基等人请求攻城,司马昭说:“诸葛诞图谋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聚集许多粮草,又勾结吴国,自以为足以雄据淮南。文钦既然来救援他,必定一时也不会走。现在若急于去攻击,将会使我方受损伤。若敌人的救援人马来到,我们就会腹背受敌,这是危险的。眼下,三个贼子固守在孤城之中,或许是老天的旨意,要叫他们三人一同灭亡。我当想个上策来捆缚他们。眼下,围城的人马可坚守三面。倘若救援的贼兵由陆路而来,军粮必不会多,我们派轻骑兵切断其粮草来路,就可不战而胜。城外的敌人破了,城内文钦等人必定被我擒拿无疑。”
吴国援军中的全怿,他母亲是孙权的女儿,曾得罪于吴国,全端兄的儿子全讳和全仪两人侍奉祖母一齐来投奔魏国。全仪的兄长全静此时正在寿春,于是采用钟会的计策,让全讳和全仪秘密地写信给全静,晓以利害。全静及他的兄弟五人率手下兵士前来降魏。城中兵力更加薄弱,十分惊骇。
三年春正月,壬寅日诸葛诞、文钦率兵突围,魏军几路出击,诸葛诞、文饮只得败退城中。起初,诸葛诞与文钦就有矛盾,眼下身临困境,诸葛诞对文钦更起疑心,这时,文钦出的计谋于诸葛诞的想法又不一样,诸葛诞一怒之下操刀杀了文钦。文钦儿子文鸯为报父仇,攻打诸葛诞,未能取胜,只得越城降魏。司马昭奏明魏主,任命文鸯为将军,并赐封侯位,令他绕城高呼,要城中将士投降。司马昭见城上的弓箭手,持弓箭而不发,知道敌人军心已乱,便下令攻城。魏军攻下城池,斩杀诸葛诞,诛其三族。吴国将领唐咨、孙曼、孙弥、徐韶等率部下纷纷归降。司马昭奏表魏主,给诸降将加封爵位。有人说吴国的兵士家小尽在江南,提出活埋了事。司马昭说:“不可坑害,还是下令放他们回去,这样方见得我魏国宽宏大量。”于是将吴兵放回。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