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死诸葛,走生仲达”
青龙二年,诸葛亮又率领十余万人马伐魏,兵出斜谷。魏明帝十分担忧,派征蜀护军秦郎率步骑兵二万前去援助司马懿。诸将都想屯兵渭水北面应战,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的粮草都在渭水南面,那才是兵家必争之地啊。”乃率军前往,背靠渭水扎营。司马懿对诸将说:“诸葛亮若有智勇,必定会兵出武功,依山势向东进发,若向西,去五丈原,则你们就没有多少仗好打了。”诸葛亮果然北渡渭水,兵发五丈原。司马懿派大将周当屯兵阳遂,作为诱饵,引诱诸葛亮,数日过去,蜀军毫无动静。司马懿说:“诸葛亮只想争平原之地,故而不走阳遂,其意我已知晓。”于是派大将胡遵、雍州刺史郭淮与诸葛亮会于积石。魏蜀两军在平原之地展开激烈交战,蜀军不得推进。诸葛亮只得兵还五丈原扎营。司马懿出奇兵袭诸葛亮后营,杀蜀军五百余人,获俘虏千余人,降者六百余人。
这时,魏廷认为诸葛亮劳军远征,意在速战,多次派人告诫司马懿不要急于取胜,静候其变。于是,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妇人服饰,想激怒司马应战。司马懿未被激怒,反问来使:“诸葛亮起居如何.每日吃粮多少?”使者答道:“三、四升。”又问如何处理军中赏罚之事,使者答道:“凡是处罚在二十以上者,都由诸葛亮亲自阅处。”过后,司马懿对诸将说:“诸葛孔明看来不久人世了!”司马懿奏表魏明帝,决心出战。魏明帝见了表章,急忙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前去制止司马出兵迎战。诸葛亮又来挑战,司马懿准备迎战,辛毗持节站立军门,司马懿只得作罢。蜀将姜维闻说此事,对诸葛亮说:“辛毗执节前来阻战,贼兵不会出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无心应战,他所以要奏请魏主,不过是在诸将面前显示他是想出战的,以此服众。不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若他果真有心同我交战,那又何必去千里之外请战呢?”
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给司马懿来信问及此番交战情况,司马懿复信说:“诸葛亮有大志而无机遇,多谋略而少决断,善用兵而无兵权,虽然这次率兵十万,可已落入我的算计之中,必败无疑。”
司马懿大军与诸葛亮人马对峙了百余日,不幸,诸葛亮病亡于军营之中。蜀军失去统帅,诸将只得火烧营房撤兵而回,司马懿发兵追击。诸葛亮长史杨仪掉转军中大旗,金鼓齐鸣,摆出要与魏军并死一战的架势。司马懿见此情形,以为穷寇不可逼,没有继续追击。过了一天,司马懿观察蜀军营地,发现丢弃很多东西,其中有许多机密军书和兵马粮草。司马懿这时才想到,诸葛亮已经死了,双道:“真是天下奇才也。”辛毗认为诸葛亮死还是没死,尚不得而知。司马懿说:“军家所看重的,正是机密军书、乓马粮草,而蜀军将这些东西都丢弃了,就如同一个人捐出了五还能活着吗?请葛亮必死无疑,应快快追杀。”
这关中一带多蒺藜,司马懿让二千多兵士穿上平底木屐前面开道,踩平蒺藜,然后马步军跟进。追到赤岸,获知诸葛亮确已死去。这时百姓中传出歌谣“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听到后,笑而自嘲道:“这正说明,我能料人的生,不能料人的死啊。”
(取材自《召书·帝纪·高祖宣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
22.辽东破公孙
三国魏青龙四年,辽东太守公孙文懿叛魏,魏明帝曹毅对司马懿说:“此事本不必劳君回京,只为一定要克敌制胜,故尔:才相烦于你。君揣度公孙文懿将如何行动?”司马懿答道:“文懿若弃城而走,乃是上计;据守辽水,抗拒大军,此乃中计;若坐守襄平,便是下计,必定束手就擒。”曹毅又问:“他将采用何计?”司马懿答道:“唯有明白之人才能知已知彼,预先有所放弃,可公孙文懿不懂用兵的谋略,必不会如此。他今孤军远征,不可能作持久的打算,必定先据辽水抗拒大军,然后固守襄平,不过是中下计。”曹毅问:“此番大军讨伐公孙文懿,往返需要多少日子?”司马懿答道:“去百日,攻百日,还百日,再休息六十日,这样一年足可完事。”魏明帝大喜,命司马懿带兵征讨。景初二年,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军四万自京都启程。魏明帝送出西明门外。
公孙文懿闻司马懿兴师讨伐,派人求救千孙权。孙权派人向公孙文懿送去一书,言道:“司马公善于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敌,我深为弟担忧。”孙权虽然同意发兵,可援军并不前往,只作遥相声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