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55)
只说当时,汉光武帝于是派谒者去各州、郡考实,果然州、郡的刺史、太守们,对核实垦田、户口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敢认真去办,生怕得罪大官及其亲戚们。汉光武帝大怒,抓了一批刺史、太守下狱,由此而杀掉的刺史、太守共有十多人;尽管如此,汉光武帝既不能得罪自己依靠的那个南阳豪强集团,也就终究不能把核实垦田的做法贯彻到底。
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刘庄年十六岁,已封为东海王。这时,有两个巫师弟子单臣、傅镇,集中了一批信徒,进入原武城(今河南原阳县),挟持城中官吏,自称将军造反。汉光武帝派臧宫带几千兵包围了原武城。由于原武城存粮较多,所以久攻不下,士卒死伤者颇多。汉光武帝召集公卿侯王商量破城之法,多数大臣都主张重赏购求单臣、傅镇的首级,这时,刘庄说:“妖巫劫持官吏,不可能持久。徒众中必有懊悔而想逃亡的,只是因为城的四面都已团团围住,他们想逃也无法逃而已。应该将攻城的做法适当缓和一下,使妖巫的徒众能够逃散,剩下的首领们,一个亭长就足以把他们抓起来了。”汉光武帝赞成刘庄的意见,要臧宫解除对原武城的包围,造反的徒众果然四散逃走,臧宫得以尽斩单臣、傅镇等人。
但是,刘庄原来并不是太子,而只是一位受宠的皇子,汉光武帝的太子却另有其人。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汉光武帝的皇后说起了。
汉光武帝的郭皇后,是建武二年册立的,郭皇后所生的长子刘强因此就很自然地成为太子。郭皇后的舅舅刘扬也是西汉宗室,官封真定王。
刘秀刚刚北渡黄河招募兵众时,部下才几万人,而刘扬手下却有兵众十余万人,在政治上却支持王郎割据势力,经过刘秀做工作,刘扬便带着这十余万人投到刘秀这边来。这对于刘秀自然是一件大事,所以他就娶了刘扬的外甥女,是为后来的郭皇后。这场婚姻有很明显的政治联姻性质。汉光武帝还有一个妃子,叫阴丽华,此人是汉光武帝刘秀多年来心向往之的美人。刘秀年轻时就听说阴丽华十分美貌,后来到长安读书时,又看到执金吾车从很多,便叹息说:“做官要做执金吾,娶妻要娶阴丽华。”后来果然娶阴丽华为贵人,并且十分宠爱。郭皇后失宠后,不免忌妒、怨恨,于是,汉光武帝一气之下,就废了郭皇后。不过,汉光武帝比某些前朝皇帝要好一些,他虽然废去了郭皇后的皇后身份,但却并没有把她废到底,而是把郭皇后所生的儿子刘辅立为中山王,然后把郭皇后贬为诸侯王国中山王太后。原来,汉代有个制度,凡是皇帝的妃子生了儿子的,儿子到了一定年龄后被封为王,皇帝死了以后,生过儿子的妃子就可随儿子到分封王国去,当分封王国的王太后。汉光武帝就利用了这个制度,在自己生前就将郭皇后贬为分封国的王太后。郭皇后出了皇宫以后,贵人阴两华就册立为皇后。应该说:汉光武帝处理郭皇后的做法,比汉武帝处理陈皇后的做法要高明些,这和汉光武帝本人的儒学修养高是有关系的。
不过这样一来,郭皇后所生的太子刘强的处境就困难了。封建社会中,“母以子贵,子以母费”,相互影响,妈妈废了,他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教皇太子刘强《韩诗》的大臣郅恽劝刘强说:“太子过久地处于这个可疑的地位上,上有违于孝道,下对自己也很危险。《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太子不如引咎退身,奉养母亲。”太子刘强觉得郅恽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再三通过汉光武帝的左右近臣和诸王向父亲恳切地要求辞去自己的皇太子地位,降为诸王。汉光武帝觉得太子刘强没有过失,不忍废太子,一直犹豫了两年,到建武十九年,这才改封刘强为东海王,而将原东海王刘阳立为太子,并把刘阳的名子改为刘庄。因为刘强的被废去太子身份,不是由于他有什么过失,而是他自己以礼提出要求的,所以汉光武帝对他特别优待,将东海郡附近的鲁郡也同时封给他了,两个郡加起来共有二十九个县;东海王刘强于建武二十年就国,汉光武帝给他的宫殿车舆等待遇,近于皇帝本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