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秦汉(50)(2/2)

    从这块石头起,就接着出现各种的所谓符命,符,是凭证之意;命,是天命。符命二字连用,就是代表天意的凭证。所有这些符命,都是一致说王莽应该当真皇帝。王莽得着这些符命以后,再次派王舜去见太皇太后,表示王莽只好按天意当真皇帝了,要求太皇太后把传国玉玺交给王莽。这只传国玉玺,原来是汉高祖刘邦初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时奉上的秦始皇帝玉玺。汉高祖后来登上皇帝宝座,就用了这只玉玺。以后汉代皇帝,代代相传,都用这只玉玺代表皇帝权力,所以又叫:传国玺。《三国演义》中多次提到的传国玉玺,即为此物。因为刘婴还只是立为太子,不称皇帝,所以传国玺藏于太皇太后所住的长乐宫中。太皇太后听到王莽本人要当皇帝,而且要传国玺,她毕竟是汉元帝的皇后,相信王莽也只不过是把他当外戚信任的,这回火了,对着王舜大骂王莽说:“你们父子宗族都受汉厚恩,富贵累世,不但不报恩,反而乘机夺取其国。为人如此,猪狗不食其余。你们要当皇帝,自己去做新的玉玺好了,我是汉家老寡妇,要保住这个玉玺,一起入葬,我决不给你。”一面说,一面哭,旁边的宫官、宫女全哭了。王舜也跟着边哭边说:“臣已经不知该讲什么话好了,王莽想要传国玺,太后难道能永远不给他啊!”太皇太后没有办法,拿出传国玺来,往地下一掼说:“我老了,马上就要死了,你们兄弟将来都要族灭!”

    唐诗人白居易所写的《放言五首》之三说:“赠君一策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对照了前一则故事和这则故事,再读这首诗,就觉得更有趣味了。

    太皇太后不久就闷闷而死,死时,年八十四岁。西汉皇朝也就自此结束了。不过,自此开始,西汉宗室和各地饥民纷纷起义,王莽的日子也就越来越难过了。

    (取材自《汉书·王莽传》、《汉书·元后传》)

    四、后汉

    101.昆阳之战

    王莽代汉为皇帝后不久,到处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军。南方有新市、下江、平林军(今湖北省一带)。新市军最初居绿林山(今湖北省大洪山),又称绿林军。后代小说中称打家劫舍的强盗为绿林好汉,即原于此。东方有赤眉军(今山东、江苏一带)、北方有铜马军(今河北一带)。农民起义军最初没有队伍、旗帜、号令,王莽只把他们看成是饥寒群盗,并不把事情看得多严重,可是等到汉宗室刘縯、刘秀所领导的地主集团起兵后,自称汉军,散发檄文,指明王莽罪状,队伍齐整,王莽这才发慌了。农民起义军对腐朽的统治阶级具有强大的荡垢涤污的破坏力,但是,农民没有文化,缺乏约束时破坏力就会走向极端。刘縯、刘秀领导的地主集团起兵于南阳郡舂陵乡(今湖北枣阳县东),军队的主力仍是农民,但刘氏兄弟都是儒生,能以兵法约束起义队伍,气势就完全不同了。汉军把下江、新市、平林农民起义军都联合起来,声威大振,刘縯率部首先击破王莽的南阳守将,接着又击败王莽大将严尤、陈茂军队。

    汉兵成了气候后,议立刘姓宗室为帝。南阳地主集团和下江农民军首领王常,主张立刘縯为帝,但是,新市、平林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一向不讲纪律,到处掳掠财物,所以觉得,如果刘縯当了皇帝,自己日子不会好过,所以就找了个傀儡刘玄做皇帝,称做更始帝。这样,起义的汉军就形成了两大派。刘绞等攻下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更始帝于是定都于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