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秦汉(47)(2/2)

    到了第五年上,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农民起义。这一来,所有公卿大臣都反对再把昌陵搞下去了。于是一致上书建议说:“昌陵由平地增高,积土为山,即使完成后底基仍是平地,从远山上搬来的客土,不能保持陵墓牢固,而兵士、佣工、罪人等筑陵墓的各类工人,以百万数,甚至燃烧脂火通宵劳作,取土与东山,土的价格甚至和粮食相等,筑造了几年,天下都因此劳累,国家疲敞,府库空虚,下至百姓,熬熬昔之。原来的初陵因其天性,是山里的真土,地势高敞,旁近祖宗陵墓,前又已有十年的功绪,宜回复到初陵,不要徙民。”

    这时,汉成帝没有办法,才在永始元年下诏罢昌陵说:“朕不能坚持原先的有德的做法,没有充分和下臣商量,过于相信将作大匠解万年的‘昌陵三年可成’的说法,结果作治五年,陵中的寝墓和陵上殿前的司马殿门尚未完成。天下虚耗,百姓疲劳,客土松恶,终不可成。朕想到昌陵这样困难,怛然伤心。古人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还有故陵也不要迁吏民去了,令天下百姓不要心神不定。”

    永始二年十二月,汉成帝下诏,把将作大匠解万年充军敦煌郡,罪名是:“明知昌陵卑下,不可为万岁居,奏请营作,建置郭邑,妄为巧诈,积土增高,多赋敛徭役,兴猝暴之作。”最精采的是,这封诏书中叙说建造昌陵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六个大字:“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疲极,天下匮竭。”确实也是如此,一场昌陵闹剧,造成了西汉的国力衰弱,单靠充军一个解万年,也是难以挽回西汉末年的衰微之势了。

    封建中央集权制下,一项全局性的错误措施,就可能危及整个国运。而且因为事涉皇帝陵墓,一般人不敢谏劝,谏劝了也不一定能起作用,待到大错铸成,所造成的恶果已是难以弥补了。

    (取材自《汉书·成帝纪》、《汉书·楚元王传》、《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96.皇帝找替死鬼

    生活中,人们有替死鬼的用语,那当然只是一种形容语。不过,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个替死鬼,那就是汉成帝时的丞相翟方进,他真个替汉成帝自杀,而且死后获得了殊荣。

    翟方进家世微贱,曾经做过太守府的小官,后来,靠他的后母织履供给他在长安读《春秋》十余年,由儒生而为郎官,从此走上仕进之路,一路做到丞相司直,司直这个官的职责是“助丞相!举不法”的,他就利用这种职务上的便利,打击一些能干的官吏,包括自己在仕途上的潜在对手,这样一路升官,从京兆尹做到御史大夫,一直做到丞相。在丞相这个职位上时,他更加厉害,不断利用机会打击一些有才能、有前途的九卿郡守之类的官吏。

    不过,正当他官运亨通之时,却受到了一场意外的打击。

    他当了九年丞相之后,在汉成帝绥和二年,为皇帝观天象的臣子发现了“荧惑守心”的星象。荧惑星即火星,传统的星象学说认为,若是火星的位置和房星或心星相值,就对皇帝不利。《史记·天官书》说:“火犯守角,则有战;(火犯)房、心,王者恶之也。”汉成帝生怕自己受祸,忧心忡忡。当时有一位善为星象之学的郎官贲丽,不知是为了好心为皇帝出主意,还是存心与翟方进为难,对汉成帝说:“只要有大臣替皇帝顶过这场灾祸,皇帝就可以安全了。”汉成帝便召见丞相翟方进,扭贲丽的话告诉他,这自然就是明白无误地作出暗示,要翟方进替自己当替死鬼。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