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19)
(取材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42.用假公主与匈奴和亲
刘邦的将领中,还有一个和淮阴侯韩信同名的人,是原战国时韩国国王的后代,为了区别起见,所以《史记》中有时又称这另一个韩信为韩王信。
汉高祖刘邦统一全国,当了皇帝后,汉六年春天,派这位韩王信守代郡(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的内外长城间地,和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都城马邑(今山西朔县),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的入侵。到了秋天,匈奴包围了马邑,韩王信几次派使者到匈奴军中求和,这时,汉高祖派来的救兵怀疑韩信和匈奴勾结,派人责问韩王信。韩王信害怕了,因此投降匈奴,反而与匈奴合兵进攻太原郡(今晋中地区),直攻到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
汉七年冬,汉高祖亲自带兵出击韩王信和匈奴军,开始时大获全胜。汉高祖打算彻底打垮匈奴,多次派使者去匈奴,名为谈判,实际观察其兵力虚实。匈奴也看出了汉高祖的意图,故意把壮士、肥牛马藏起来,只给汉使者看老弱兵士和瘦病牲畜,所以,十来次派去匈奴的汉使者,都说可以进攻匈奴,汉高祖最后再派刘敬去匈奴观察,刘敬回来报告说:“两国相击,应该把自己的长处给敌方看,如今臣去匈奴军中,只看到老弱病瘦,这是存心示弱,引我们上当。臣愚以为不可进击匈奴。”这时候,汉高祖因为已听到多次使者的主张进击的报告,二十多万大军已过句注山(今山西代县北),听了刘敬的报告,大怒说:“齐虏(刘敬是齐地人)!你不过是靠口舌得官(刘敬原各娄敬,曾建议汉高祖建都长安,因此得官,并赐姓刘),现在胡说八道败坏我军心!”于是命人把刘敬抓起来,置于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不是刘、项对峙于河南荥阳的广武)狱中。当时,天大雨雪,汉兵手指冻坏掉下来的有十分之二、三,汉高祖大军仍是不顾天寒地冻,追击匈奴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匈奴军果然出奇兵围汉高祖于平城东侧白登山上,汉军大窘,整整被包围了七天。
汉高租用陈平计,派陈平作使者送了重礼给匈奴王冒顿的王后阏氏(胭脂的另一译音,即匈奴语王后,谓其美如胭脂),据说还另有秘密的奇计,只有汉高祖和陈平知道,没有外传。于是阏氏劝其王冒顿说:“汉、胡两主不应该相互使对方困厄,况且得了汉地对我们也无用,不如放汉皇帝逃走。”于是,匈奴放开围兵一角,陈平建议汉高祖让两侧士兵都张满弓持箭朝外,由放开的这只角走出,总算逃出重围,出围后又正好碰上救兵,这才平安度过了难关。后人猜测陈平的奇计,大致以为是,陈平作为汉使者见阏氏后,大讲汉地美女如何如何漂亮,如果冒顿王进军汉地,见了汉地漂亮的女人,就不会专宠皇后阏氏了。这才使阏氏决心劝说冒顿解围退兵的。这种猜测亦不无道理。
汉高祖回到广武,把曾经主张匈奴可击的十余使者全部斩首,放出刘敬说:“我悔不听你的话,所以困于平城。”于是封刘敬二千石,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这时候,匈奴王冒顿有兵三十万,经常在北方边境骚扰。汉高祖问刘敬怎么对付才好。刘敬说:“天下初定,士卒打仗也打得疲劳了,用武力打匈奴恐怕打不下来,匈奴的一套制度和汉人不同,用仁义去说服他们也无用,只有一个办法,可使匈奴永远称臣,就是怕陛下不肯为。”汉高祖说:“如果是有办法,怎么会不肯为呢?”刘敬说:“陛如果真的能以嫡长公主嫁给匈奴王冒顿,加上十分丰厚的嫁妆,匈奴王一看,嫡长公主地位高,嫁妆丰厚,必定立为阏氏,生下儿子来就是太子,将来必为王。以后,陛下每年赠送一些匈奴所缺而汉有余的物品,并派遣一些辩士用礼节开导他们,冒顿如在,就是陛下的女婿,冒顿死了,新王就是陛下的外孙;世上哪有外孙和外祖父分庭抗礼的道理?这样,可以不打仗就使匈奴渐渐臣服了。不过,如果陛下不派嫡长公主,而是派宗室女或后宫妃子冒充公主,时间长了,匈奴就会知道,也就起不了什么作用。”汉高祖说:“这是个好办法!”真的准备派嫡长公主嫁冒顿了。但是吕后舍不得,说:“妾一共只生了一子一女,怎么能把女儿丢弃到匈奴地方去。”日夜哭泣。汉高祖没有办法,只得找了一个宗室女冒充自己的女儿,派刘敬为使者去匈奴和亲,并且,每年赠送匈奴大批絮缯酒米。虽然是假公主,但汉、胡之间毕竟关系缓和了,边境上打仗的事也少了。
刘敬出使匈奴归,对汉高祖说:“匈奴离长安最近的地方只有七百里,轻骑一天一夜就可到达秦中。目前关中地方肥饶,但居民太少。臣希望陛下把六国国王的后代和豪杰名家都迁居关中。这些都是有实力的家族。他们迁来后,关中的力量自然就增强。北可防备匈奴,东可防止山东有变。这是强本弱末之术!”汉高祖说:“好主意!”于是派刘敬办这件事,从山东迁来十余万人。
(取材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匈奴列传》、《史记·刘散叔孙通列传》、《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43.《大风歌》
汉高祖当皇帝以后,逐渐封刘姓子弟为王来代替异姓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加总在一起来看,总趋势是很清楚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