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秦汉(13)(2/2)

    29.韩信欲为假齐王

    郦生在向刘邦建议夺取敖仓的同时,还对刘邦说:“韩信已下燕、赵,只有齐国尚未攻下。如今田广据千里之齐而称王,田间带着二十万齐兵,军予历城(又称历下,因城在历山之下而得名,在今山东济南市西),田氏世代王齐,宗族盛强,背海而有黄河、济水之阻,其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派数十万军队,也不能在短期内攻下齐国。臣请奉大王之诏书往说齐王,使齐王臣服于汉,而为汉之藩王。”刘邦从其言,因派郦生去齐,说齐王降汉。

    郦生到齐国后和齐王田广、齐相国田横,谈得十分投机。田广、田横都表示愿意臣服汉王。于是齐相国田横排除了历城驻兵的战备命令,齐国君臣每天与郦生饮酒欢乐。

    这时候,韩信已带兵东征,到达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尚未渡河,听说齐国已臣服汉王,欲停兵等待刘邦命令。范阳(今河北定兴县一带)辩士蒯通对韩信说:“将军受汉王诏攻齐,丽汉王又另派使者去齐国,汉王并未下诏要将军停止进军,将军何以停兵不前呢?而且郦食其不过是一介儒生,掉三寸之舌,一说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带着数万兵众,转战年余,才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年,反不及一小小儒生之功,不如进军攻齐!”韩信听从了蒯通之计,渡河攻齐,齐历城驻军全无准备,被韩信一举击垮。韩信遂乘胜进攻齐都临淄。

    齐王田广听说韩信打过来了,以为郦生是故意来麻痹自己好让韩信乘虚进攻的,于是对郦生说:“你能叫汉军停止进攻,我可以让你活命,不然,我要烹了你!”郦生知道韩信攻齐的局面已无可挽回,便说:“举大事者不顾小节,有盛德者不须辞让。我不会为你改口的。”齐王于是烹郦生,东走高密(今山东高密县),派使者到楚国求救兵。项羽派大将龙且带二十万兵救齐,与齐王田广并军迎战韩信。

    有人劝龙且说:“汉兵远来攻齐,利于速战,其锋不可当。不如深严壁垒,由齐王派遣其有威望的臣子到各个汉兵已攻下的齐城,告以楚兵来救齐情况。各城听说齐王仍在,楚兵又来救,则必反汉。汉兵远离本土二千里,齐城皆反,得不到军粮,军心必散,可以不战而降。”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这个人(韩信原在楚军中为小吏),好对付得很。而且我带兵救齐,不战而降韩信,我还有什么功劳?眼见打败韩信,半个齐国都在我手上了。怎么能停下来不打呢?”于是与韩信两军对垒于潍江两岸,韩信军西岸,龙且军东岸。韩信连夜令人做了一万多个麻袋,盛满沙,把潍江上流塞住,下流水就变浅了,于是引军渡潍江,进击龙且军,又假装打败了,退过潍水,龙且大喜说:“我早知道韩信胆小得很!”于是带着楚军渡河西进,追击韩信,韩信看到龙且军近半数渡过潍水,立即使人在上游搬开盛沙的麻袋,潍水汹涌而至,其余大半楚军不能渡过潍水,留在东岸,韩信于是反击已西渡潍水的楚军,大败之,杀龙且。东岸楚军因主将被杀,不战而散。齐王田广逃走。韩信再渡潍水,追击散走楚军,北至城阳(今山东莒县),尽虏散走楚军。

    汉四年,韩信尽平齐国。派使者致书汉王刘邦说:“齐人狡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部与楚接壤,如果不封我为假王,就压不住阵脚,请封我为假齐王。”这时,项羽正包围刘邦于荥阳,韩信使者到,刘邦发书后大怒,骂道:“我被楚军困于此处,日夜望你来支援我,你倒要自立为王!”张良、陈平,一左一右,不约而同地都用脚轻踏刘邦的脚,要他在韩信使者面前讲话小心些。张良附耳小声对刘邦说:“汉军正处于不利的情况下,难道能禁止韩信为齐王吗?不如因此而立他为齐王,让他固守齐地。否则易生变故。”刘邦马上醒悟了,便继续骂下去说:“大丈夫定下诸侯地,就可以当真王嘛,还要‘假’字干什么呢?”于是派张良去齐,立韩信为齐王,征韩信兵击楚。

    项羽得到龙且败亡的消息后,十分恐慌,使盱眙(今江苏省盱胎县)人武涉前去游说韩信道:“汉王刘邦几次在项王掌握之中,项王怜而活之,一旦逃脱之后,总是背盟约,复攻项王。其不可信如此。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交厚,其实终将为汉王所灭。足下能活到今天,是因为项王还在,项王今日亡,足下明日即为汉王之虏矣!当今汉王与项王争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项王胜。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交,何不反汉而与楚连和,三分天下而王之?足下与汉王共灭楚,不过加速自己的灭亡,聪明人难道应该这样做吗?”韩信谢武涉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宿卫执戟之士,言不听,计不用,所以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给我数万兵,言听计用,以至与此。汉王深信我,我背之不祥,韩信虽死不变此心。请为韩信谢项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