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从草根到九千岁(4)
杨涟在奏章中提出的任何一条罪状都可将魏忠贤和客氏置于死地。杨涟上奏章的事情很快就在百官中传开。所有的正直大臣都很敬佩他。魏忠贤看到奏章后,认为此事非同小可,于是他利用奏章尚未交给熹宗的机会,急忙将客氏和王体乾等心腹召集到一起,商讨应对之策。一番密谋之后,众人一起去找熹宗。魏忠贤来到皇上面前哭诉道:“奴才一心为皇上办事,没想到反遭到了杨涟等人的恶意诽谤。奴才就算是死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情,怎能做出对皇上不利的事情呢?恳请皇上免去奴才的职务,让我可以专心侍奉皇上。”客氏趁机也在一旁说魏忠贤忠心为主,从没做过违法的事情。杨涟等人是在诬陷魏忠贤。此时的熹宗并没有阅看奏章,而是命一旁的王体乾念给他听。王体乾依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在宣读杨涟的奏章时故意歪曲原意,并将要害处略去不念。每念完一条,魏忠贤便为自己辩护一番。在他们的迷惑下,熹宗不仅没有责怪魏忠贤,反而认为杨涟捕风捉影,下旨将杨涟训斥了一顿。
皇上斥责杨涟的事情令满朝的大臣非常气愤。佥都御史左光斗、屯田司郎中万璟、都给事魏大中、给事中陈良训、御史袁化中等70多名大臣联名上奏,请求弹劾魏忠贤。河南道御史袁化中在奏章中写道:“魏忠贤障日蔽月,逞威作福,视大臣如奴隶,斥言官若孤雏……朝野共危,人神共愤。”李应升也在奏章中义正词严地写道:“杨涟弹劾太监魏忠贤的24大罪,并非杨涟一人所言,而是朝中百官的共同心声。”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有百多份奏章上呈朝廷;内阁重臣叶向高、礼部尚书翁正春也极力主张将魏忠贤赶出皇宫。但是昏庸的熹宗不但没有采纳众人的意见,反而替魏忠贤辩护:“政事朕所亲裁。”并将此事交由魏忠贤自己处理。魏忠贤知道熹宗有意偏袒自己,便在熹宗离朝之后,立刻以熹宗名义训责众位大臣。随后指使手下党羽搜集与自己为敌的大臣名单,开始计划如何处置他们。
没过多久,工部郎中万燎又上疏:“魏忠贤生性狡猾,贪得无厌,无事生非,陷害忠良……皇上怎能将他留在身边呢?”奏疏呈上去后,魏忠贤勃然大怒。他将先前百官弹劾自己时的满腔怒火都发在万燎身上,当即派党羽到万燎的家中捉拿万燎,随后将万燎带到宫中,打了他一百廷杖,致使万燎被活活打死。万燎死后,巡城御史林汝翥因处治犯罪的宦官而得罪了魏忠贤。林汝翥怕遭到魏忠贤的报复,急忙逃到遵化。因为林汝翥是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的外甥,魏忠贤便趁此机会,诈称叶向高将林汝翥匿藏在自己府上,并派大批党羽包围叶宅,强行搜府。叶向高是三朝元老,怎能受此侮辱。他立即上疏请皇上罢免魏忠贤。但熹宗毫不理会。叶向高无奈之下请求回乡养老。昏庸的熹宗竟然当即点头同意。叶向高走后,魏忠贤加快了打击东林党等正直人士的步伐。杨涟、魏大中等十几位忠于朝廷的大臣因为受到迫害相继辞官。魏忠贤趁此时机,将自己的心腹们安插到了各个重要的职位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