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六章 良史是怎样炼成的(1)(2/2)
    三.李陵之所以不自杀,可能是想保留生命寻找机会报答帝国和君主。

    司马迁还说了,朝中诸公,天天搂着老婆孩子,处于安全舒适的境地,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戏不怕台子高,只会落井下石,诬蔑英雄,着实令人寒心。

    刘彻闻之大怒。

    刘彻的大怒并不完全因为司马迁跟自己没有保持一致,而是感到司马迁是在指桑骂槐、借题发挥,通过抬高李陵,来反衬李广利的无能(欲沮贰师)。

    李广利是外戚,当上统帅是因为自己的破格提拔,如果说李广利是废柴一根,自己就是不能识货的庸主。

    刘彻翻脸的结果是,直接把司马迁关入大牢,进行审判。

    据司马迁事后自己说,他和李陵虽然认识,但不过见面点头的交情,两人甚至没在一起喝过酒。

    那么,司马迁为啥要和刘彻别着来,冒着巨大的风险替李陵出头说话呢?

    由此就好解释司马迁的行为了:司马迁虽然知道为李陵说话可能会遭“人戮”,但他更不能承受“天诛”。

    这个“天”,我的理解,乃是“良心”。

    司马迁,是一个敢书直笔,宁犯强权、不愧良心的人。

    既然惹得皇帝动怒,司马迁自然罪大恶极,被判死刑。

    根据西汉之时的律法,死刑也是可以变通的,有两种办法可免除一死。一是拿钱来,只要向政府交出五十万钱,就能免罪;二是接受“腐刑”,在我看来,这种刑法,对、精神、人格的侮辱甚至远远超过了死刑。

    司马迁家世代任职“太使令”,家里藏书是不少的,存钱是不多的,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司马迁找朋友借钱也不靠谱,拿钱赎罪,已无可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