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一章 酷吏张汤(8)(2/2)
    “算缗”之法,目标清晰,旨在劫富,收钱没商量。

    桑弘羊推行的第二项,则技术含量更高,收益更加明显,影响更为深远,专业的说法叫“盐铁专营”。

    桑弘羊经过长期研究市场后发现,当时最赚钱的产业不是房地产业,而是制盐业和炼铁业。这不奇怪,盐作为生活必需品,人人要吃;铁器在农耕时代,无论生产、生活缺不了,于是,少数富商,据山开矿,围水煮盐,逐渐搞成了垄断行业,他们随意控制盐铁产量和价格,获取巨额利润。我前文提到的司马相如那位富可敌国的老丈人卓王孙,就是一位矿主铁商。

    桑弘羊的思路是:既然盐、铁皆是天然之物,凭啥让富商独占?既然此行赚钱,何如国家独营?

    于是,桑弘羊建议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

    桑弘羊的“盐铁专营”政策,一方面从源头上下手,利用行政手段,一举将帝国的盐、铁行业巨商们全部击垮,体现了帝国打击富商、重农抑商的思路。

    另一方面,因为盐、铁人人必需,于是,帝国通过掌控盐铁产销,等于变相地向全民征收了额外的“人头税”,这税收得不显山不露水,在无形之间极大地增加了帝国的财政收入。

    刘彻及之后的历朝帝王们都在盐铁专营中大尝甜头,于是,专营制度作为最有实用价值的财政模式被代代承袭借鉴,延续数千年而不绝。

    盐铁专营也产生了最著名的副产品:私盐贩子。

    在小说中,比较有名的私盐贩子是《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水浒传》里的童威、童猛两兄弟和《鹿鼎记》中的茅十八;在历史上,真正搞出大动静的私盐贩子是唐朝的黄巢和元朝的张士诚,这两位仁兄一位终结了唐帝国,一位几乎终结元帝国,都不是善类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