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章 鸡犬升天(4)
    第二十章鸡犬升天(4)

    造反乃是大事,没人参谋是不行的,某天,刘安决定拉人下水,向自己最为信任、最为欣赏的门客摊牌。

    这个最为刘安所看重的人,名叫伍被(在西汉时,“被”好像是家长给儿子取名的常用字,伍被和那个刺伤刘迁的剑手雷被同名)。此人据说是春秋时期吴事家伍子胥的后代,因为头脑清晰,能力卓著,被刘安视为首席参谋(英隽以百数,被为冠首)。伍被现在淮南国担任的公职是王宫侍卫(中郎)。

    伍被果然没有辜负刘安的欣赏,听完刘安慷慨的造反宣言,反应强烈:大王您怎么会说这种找死的话,完了,完了,我现在就已经可以看到你的宫殿变成荒园,长满野草的可怕景象(王安得此亡国之言乎?臣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伍被声情并茂的反对态度令刘安先是目瞪口呆,接着勃然大怒。好你个伍被,当真是给脸不要脸,当即下令,将伍被的父母囚禁起来。

    三个月后,刘安再次召见伍被,亲切地咨询:现在,你对我的造反大计还有什么意见?

    这一次,伍被不敢再硬邦邦地说刘安找死了,他对刘安说事拉理,循循善诱。

    介于伍被劝说刘安的说辞太过啰唆,在这里就不全文翻译了,有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司马老师的《史记》原文。

    简单概括一下,伍被劝说刘安采取的是举例、类比的手法。先是举造反成功者、刘安的爷爷刘邦的案例,刘邦能夺取天下,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秦王朝无道到了极点、崩盘在即;接着举造反失败者,刘安的堂叔父吴王刘濞的案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准备充分,兵精粮足却一战而溃,亡国身死,主要原因是天下安定,造反不得人心。

    然后类比,淮南国的武装力量,不及吴楚联军的十分之一;现在天下和谐,百姓安居乐业,远胜于“七国之乱”之际。

    最终得出结论,造反等于自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