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九章 凿空西域(4)(2/2)
    张骞将所经过的地域绘成地图,标明沿途各国、行径道路、沙漠、山川、草原、河流,对葱岭(帕米尔高原)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

    张骞付出九死一生的代价而取得的重要收获,是使大汉民族第一次有了世界性的眼光,看到了国境之西那片神奇、广阔的天地,也点燃了刘彻这个年轻君主胸中为大汉帝国开疆辟土,经略西域的勃勃雄心。

    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后。往返走了两条道路(北路和南路),于是——阻挡东西方交流的一道珠帘就此挑开。沿着张骞的足迹,这条道路上走过各国使节、商队、求学的学者、取经的僧人,这条路一直延伸至古罗马(今意大利),贯穿欧亚,成为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道,这就是“丝绸之路”。

    还是那句话,以上总结并不权威,谢绝抬杠。

    好吧,既然刚才提到了哥伦布,那么顺便也将张骞和哥伦布比较一下吧。

    张骞“凿空”西域之旅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都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巨大历史事件,区别之一是,张骞比哥伦布早了1600多年。

    好像国内的所有教科书都热衷拿年代说事。比如说,一再强调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是战国时期人甘德和石申写的,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早二百年。

    那你倒是接着研究啊?为什么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苏联人呢?

    我老爸在我童年时经常质问我,我比你小的时侯都会下地插秧了,你会干啥?时隔多年,他鄙夷的眼神依旧时时刺痛我心,我有机会一定要回家质问他,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知道微博不是私密聊天工具吗?会装电脑系统吗?

    我以为,中华文明起步更早,因此,年代其实不值夸耀。

    那么,什么值得夸耀呢?

    是动机。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和月氏结盟,是为了广交朋友,而哥伦布探险之旅的目的,是黄金、是奴隶、是掠夺。“洗劫和强抢,这就是在美洲的西班牙冒险家的唯一目的”。这话,是革命导师恩格斯说的。

    是手段。张骞是奉旨出使,他是正式的国家外交使节,除了敌对国匈奴外,其余诸国都对他以礼相待,他的外交实践也彰显了大汉帝国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而哥伦布,靠的就是忽悠,他先是忽悠贪婪的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说,自己能为她带来金银、宝石、珍珠、香料等财富,由此骗来活动经费,接着,他又用同样的诱饵,忽悠来一群在当地混不下去的无赖、囚徒充当水手,并差点儿在途中死于水手哗变。在哥伦布的字典里,简直没有“诚信”这个词条。但他命好,发现了新大陆。

    是结果。张骞奉命出使,目的明确,线路清晰,最终到达目的地月氏国。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却到死都固执地认为他所到达的目的地是印度,真是糊涂得可以。

    再多说一句,哥伦布海上冒险的最初目的,正是为了寻找一条可以取代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的海上航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