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千金买赋(4)
躲是躲不过去了,刘嫖把心一横,唤出董小三。董偃的此次出场显然精心设计:头戴绿帽子,身穿短衣,一副小厮贱人打扮。
后世,往往在俗话中将妻子有外遇的男人指为“戴绿帽子”,而现在小三董偃却先抢了个绿帽子扣在头上,十分颠覆。
董偃的造型等于也向刘彻认罪,俺是小角色,贱人一个,不值得让您皇帝跟我一般见识。
刘彻并未难为董偃,相反,对董偃十分客气抬爱,大家一起喝酒,气氛也算融洽,走时,刘彻甚至赏赐董偃丰厚的礼品。
刘彻此举,一是对董偃建议献出长门园的功劳进行奖励;二是对姑妈刘嫖说出潜台词:当初扶我当上太子,你出了大力,我也领情;你和董偃上不得台面的关系,我也默认,你要知道好歹,好自为之!
果然,刘彻废掉陈娇,刘嫖不敢大闹。
不公然争闹并不代表不作为,刘嫖和陈娇为了挽回刘彻的心意,用了最后一招,这就是“以情感人”。
刘彻是皇帝,也是文学青年,其个人的文学修养极高,他最喜欢的文体是赋,而他最欣赏的当代文学家、作赋能手,就是结巴司马相如。
于是母女俩托人请司马相如动笔,以一个被抛弃女子的口吻,写下悱恻缠绵、孤独幽怨又充满悔恨爱意的《长门赋》。
两千年之后读来,赋中那位弃妇的委婉凄楚依旧令人愁肠凝结,不胜同情。
鉴于本赋实在太长,就不全文照抄了,仅拮取最后一段,与诸公共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唐朝李善编注的《昭明文选》中找到原文,另外,后世也有人说此赋乃是后人伪著,这个学术问题,在此不作争论):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