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狼烟再起(3)
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韩安国得到了田蚡的倾力举荐,再加上他丰富的人脉资源和良好口碑,得以高调上位,出任帝国北地(今甘肃省庆阳西)军分区司令(都尉)。稍后升任帝国财政部长(大司农),随着田蚡登临丞相高位,韩安国的行情也再度飙升,担升帝国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
勿庸置疑,韩安国能走上高位,田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韩安国是理所当然的田党。
奇怪的是,在田蚡暴卒之后,众所周知的田党成员韩安国的仕途之路并未受影响,甚至继续升职,接任田蚡当上了帝国代理丞相(行丞相事)。其中奥妙何在?
我以为,这是出于皇帝刘彻对他的欣赏。
刘彻通过前期对干部的考察,认为韩安国虽然会,拉关系,但是他也有能力、能办事。
令刘彻对韩安国的能力刮目相看的,是匈奴。
匈奴自打刘彻的太爷爷刘邦那辈,就是帝国北方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对匈奴的侵扰,帝国的应对方式分军事和外交两手。在军事上,是保持守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让三分。”总体上,是被动挨打;在外交上,是“和亲”。皇帝将女儿出嫁匈奴单于,通过姻亲关系,联络感情,消除或减少武装冲突。通俗地说,就是“用女人换和平”。
“和亲”策略的提出者是刘邦的重要智囊娄敬(刘敬),到刘彻这一代,已坚持执行了六十多年。
顺便说一下, 皇帝通常是舍不得将自己亲生女儿嫁给野蛮人的,于是派出“和亲”的,虽然名为公主,其实山寨,她们多半是宗室诸侯王的女儿。
在此,谨向那些在花样年华里为了国家和平,告别爹娘(或者还有情郎)、背井离乡、远嫁单于的汉家女儿们致以深深的惋惜和崇高的敬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