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三章 灌夫骂座(2)
    第十三章灌夫骂座(2)

    既然能被董仲舒引为知音,说明主父偃在学术方面是有一定水平的,可遗憾的是,主父偃的人品和学术水平严重不符、反差巨大,他是个十足的小人。

    读完了董仲舒的论文,主父偃大吃一惊,他发现董仲舒这篇论文存在一个要命的问题。

    所谓“天人感应”,本来虚无缥缈,可书呆子董仲舒借题发挥,竟然得出皇帝身边全都是小人的奇异结论,此文一出,必将使董仲舒立于全体官场成员的对立面,成为朝野公敌。

    然而,心理阴暗的主父偃没有提醒董仲舒,而是对董仲舒大加赞扬,几碗迷汤把董老师灌得迷迷糊糊,并趁机他把文章偷偷揣入怀中。

    之后,主父偃进入长安,将董仲舒的论文上呈皇帝刘彻。

    刘彻也觉得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比较无厘头,却又不好决断,于是召开学术会议,交给儒生们讨论。

    既然上会,董仲舒这篇公共厕所扔炸弹——激起民粪(愤)的文章自然成了千夫所指,被驳得体无完肤。

    最有戏剧性的是,在会上跳得最高、骂得最响的一个人名叫吕步舒,他恰恰是董仲舒的嫡传弟子。这倒不怪吕步舒,打死他也没想到,这篇奇文居然出自老师之手。

    既然如此,刘彻将董仲舒定性为胡言乱政,被判死刑,收入牢中。

    好在刘彻正对儒家的“君权天授”理论着迷,他也不愿儒家的一派宗师如此收场,稍后,一封赦书,饶了董老师的老命。

    经此一事,差点儿被和谐的董仲舒得到了两条书上学不到的深刻教训:一是,朋友不可轻信;二是,文章不可乱写。

    终此一生,董仲舒再也不敢就天灾事件乱加联系,胡乱影射时政。

    贪食蛇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在高园火灾发生一个月之后,太皇太后窦氏逝世。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