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章 刘荣之死(2)
    第八章刘荣之死(2)

    会后,刘启把讨论的结果汇报给老娘窦太后:不是儿子不听您的话,而是这事有悖大义,大臣们一致抵触,无法实行。

    或许是袁盎们搞出的“大义”概念太过神圣,或许是袁盎们举出的宋宣公的例子太有借鉴、说服力,窦老太终于无可辩驳,于是传位刘武一事,她再不提起。

    刘武,就这样吧,你可以消停消停了!

    然而,刘武仍不死心。

    在刘武背后不断怂恿他争取皇帝之位的,是他身后的两位智囊人物:羊胜和公孙诡。

    史书评价这两位仁兄:净搞邪门歪道(多奇邪计)!

    通过后来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两位老兄的水平的确差点儿,但自视颇高,胆子颇大,主要的表现是:敢想敢干。

    或许,他们把自己当成了辅助刘邦成就霸业的张良和陈平。

    羊胜和公孙诡给刘武出的主意是:既然文斗不行,那就武斗!

    稍后,刘武再向皇帝老哥提出请求:请允许我从梁国修一条封闭的高速大道(甬道),直通长安长乐宫,方便我向老娘请安。

    此事被刘启交由大臣讨论,再次因袁盎诸位的坚决反对而被否决。

    袁盎等人反对的理由是啥,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分析。

    从梁国首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到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大约相距八百公里,如果修通高速大道,战车不过两天可至,现在梁王说得天花乱坠,修的是亲情路,为了向老娘请安方便,倘若他别有用心,修的是战略路呢?那么帝国首都长安将无险可守,根本无法抵御来自梁国的突然进攻。

    刘武到底有没有存心造反,因为最终没有实际行动,我不好判断。

    已知的是,在羊胜和公孙诡这两个半吊子的撺掇下,刘武接下来采取了一个差点把自己逼上绝地的愚蠢行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