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线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序(1)
    序(1)

    西藏,在中国汉朝的时候隶属西羌国,唐代属吐番国,明为乌斯藏。历来信奉佛教,最初流行红教,相信各种苦修、符咒和吞刀吐火之术。期间有著名的活佛宗喀巴,独自进大雪山苦修念佛,悟道之后,就校正颁布各种教义戒律,排除幻术,创立了西藏历史上著名的黄教,其教义传遍藏地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且深入穷苦牧民和各地信徒的心灵,至此,历史更为古老悠久的红教开始衰亡。这一变更的情形,有点类似德国著名的宗教改良家马丁?路德的影响之于基督教。宗喀巴大师——这位青藏高原上的马丁?路德——身旁有两名高足徒弟,一个叫,即当时的西藏王,平时住在拉萨城里,掌握全西藏政教大权,地位跟显赫的罗马教皇相似,另一个名班禅,驻后藏,仅负教皇之名而已。清朝初年,北京的中国满族皇帝为了更好的管辖各地边境,特往遥远的,对当时的交通而言路途迢远的西藏境内设立一名驻藏大臣,长年驻住在拉萨城内,往返于拉萨北京之间,加强藏地和内陆之间的监督管理,此后不久,与西藏毗邻的佛国印度,一变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陆军部派驻的部队直达喜马拉雅山麓。与此同时,虎视眈眈的俄国武装势力,也屡屡入侵位于中国版图上的中亚边境,企图翻越世界屋脊的门户帕米尔高原,侵占中国领地;英,俄双方争夺加剧,只为了各自不可告人的私利。英国人是想假借西藏这块天然广漠的牧场,进而垂涎于中国内陆的四川省,以完成其谋略多年的扬子江势力范围。俄国人只是想通过西藏天险,再加上其远东军事战略上印度那一块地盘,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一举而夺取牧草肥沃、幅员辽阔的新疆省,再进一步染指塞外蒙古,在这个过程里,由于美国的“独立战争”使得大英帝国失掉了其在海外最为肥沃的一块殖民地,负痛而走的英队从此就把其占领下的东方的印度视为心爱的“天府”之国,英国和西藏的关系,无形中更加紧张,一方面,英人害怕俄国在西藏的问题上捷足先登,于是在一切军事外交政策上展开先发制人的手腕,利诱当时的喇嘛,认西藏为独立主权的国家,与唐古特政府直接订立了丧权辱国的英藏新约,而当时北京派驻拉萨的汉人特使某,也就在英国人的反复利诱下糊里糊涂在条约上签了字。之后国势衰亡的清政府逐不能再过问西藏的政务。既入英人彀中,余下的驻藏大臣,一个比一个更昏庸老朽。鸦片战争以后,北京的清政府自己也已到了日落西山,“泥菩萨过河”的境地,根本没有心思再去考虑,原来强大的毗邻逼近,是要再三巩固自己家的藩篱,一刻也不能够放松的!又过了几年,也慢慢知道了英国人心里的阴谋,可是,其属下有一位名叫边觉夺吉的藏王,因为对沙俄有了好感,且心存幻想,竟轻率地举兵要求联俄抗英,并且借口要以参加俄国皇帝举行加冕礼的名义,远赴莫斯科以施展其纵横捭阖以夷制夷的战略,有点像现代战争的大战之前军队的操练演习,这就激怒了原先虎视眈眈良久的英国人,立即有英队的精兵数千,越过印度西藏边境的雪岭,向遥远的拉萨进军。闻讯色变的喇嘛,一筹莫展。只好依据古老的旧法请一些高僧问卜,以卦吉凶。一名护法僧回答他说:“佛能佑我,敌可虏而收其器械,请决战。”意思是这一仗可以打,藏兵有佛祖保佑,可以战胜。满腹狐疑的就相信了他的话,立即下令调动藏兵数千,图谋抵挡英队于庆喜关外;英队虽然没有高原作战的心理准备,凭借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冒险涉猎的战争经验,也借助了当时最先进的陆战武器,涉险深入;双方第一次的遭遇战,英人仓促应战,顷刻间死亡一百多人,英军只好后退,藏兵大喜,以为神言已经应验。没等高兴多久,英国人重又整顿队列,循序前进,这一次,素来缺乏实战经验的藏兵大败,战场形势若风卷残云,转眼间藏兵阵脚大乱,丢弃下一千多具尸首望风而逃。这下,苦了镇守拉萨城的,他再三权衡,知道局势的变化对整个西藏不利,就痛下决心叫手下人逮捕了那名战前献卜的建亭寺护法僧人,以最残忍的刑法割下他的头颅;而后,囚其母于工布之头波沟,携带无数金银珠宝,用数百匹马驮装,又亲自率领千余名当时西藏的政教要官奔赴哈喇乌苏,即中国的青海方向,要去当时的北京向清廷求救。因为出行队列过于庞大,行速迟缓,又生怕英队得到传闻,从后面追赶,就把随身携带的一部分珍贵宝物,秘密藏匿于一喇嘛寺,留官兵守卫,自己仅带百余人过昆仑山,为当时的慈禧太后诵皇经祈福,慈禧素来信佛,听说此事,立即大怒,命令当时的四川省总督派遣军队,取道川藏线赴援。那一年,我正好担任四川陆军第六十五标队营长官,于是随大部队即日开拔,进军西藏,由此……开始了我下面这一段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