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孟子》心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八章 孟子高风常在(1)(2/2)

    孟子有见解有学问,他提出来的各种方案,有具体的政策。像仁政要配合经济方面的策略,“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王道很简单,就是与民同乐,等等。他的观念展开后实在是太丰富了太精彩了。像他这样的人,有资格说自己是备受委屈。但无论怎样,他用自己的辩才和文章,为儒家留下了传世记录,泽被后世。

    —修养的万世师表—

    我们梳理一下孟子的思想,总结一下孟子关于修养的整体观念。

    首先孟子强调自我的修行,因为不修行怎么可能在社会上得到肯定呢?怎么可能对人群有所贡献呢?修行的方法用三个字来概括:第一个就是养,修养的养;第二个就是反,回到自己身上反省;第三个叫做化,能够大而化之。

    首先,养最重要。有一次学生问孟子说,您跟别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孟子说,我有两个特色,第一个我知言,第二个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的办法,有三个字值得注意,第一个叫直,第二个叫做义,第三个叫做道。

    第一个直,代表真诚而正直,学儒家只要掌握真诚原则,很容易得到正面效果。对任何人都很真诚,但不是天真幼稚、无知上当。真诚是对自己的感情、分寸拿捏得好。人和人相处,见面三分情,各种恩怨情仇都会有,久了会非常复杂。所以你必须敏锐,感受自己和他人之间随时变化的情绪情感,了解别人的期许,进而遵守社会规范,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能走上正路。第二个叫做义,义者宜也,随时做事是否正当,是否适当。第三个叫做道,道就是人类共同的正路。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靠的是直、义、道,不断地掌握,可以集义,最后会出现一种浩然之气,从物质上的气变为精神上的力量,它可以充满在天地之间,得到完全的自由。

    孟子还说,养其小体为小人,养其大体为大人,所以要养心。“养心莫善于寡欲”,因为人的大部分来自身体的本能、需求,越多心就越乱,最后生命就在糊里糊涂中过去了。

    第二个,要能够反。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四个字说得好。我们在社会上和别人来往,常常碰壁,常常和别人沟通不畅,做事情也做不好,这时如果只怪别人,这样自己永远得不到改善。孟子说如果懂得自反的话,他的错就很少很少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