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向往仁义忠信,乐于行善不知疲倦,这是天赐的爵位;做官,当公卿大夫,是人给的爵位。“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强调自我向善、行善,如果做官了,就可以对百姓有很大的恩德,可以尽职尽责。
从孔子到孟子,思想线索是一贯的。由于孟子的时代形势更为险峻,他就有更明确的立场,认为大臣应该匡正国君,他说“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只有德行完善的人,才能改正国君的偏差观念。所以做大臣的,自己首先要有好的修养好的德行。
参考孟子的观念,我们今天该怎么和老板相处呢?我们上有老板,也可能做别人的老板,是多重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
譬如我也从事公务,教书做过最大的官就是系主任,管两个助教、两个职员。我常常为他们设想,如果他们需要休假,好吧,就轮流休假,只要把公务办好就行,其他的事由我负责。后来果然出了事,有一次考试资料没有按时间公布,晚了几天,后来要追究的时候我就说我来负责任吧。如果换了别人可能直接说,这不是系主任的事,该由助教负责。但是这样的话助教会吃不消,而我作为系主任来负责,上面就会不了了之。这种宽谅的对待,是处理好相对关系的重要方法。
这种相对伦理还是来自儒家最根本的为人处事原则。就是三点:第一个,内心感受要真诚,我对别人有什么样的感情,要很真诚地表达;第二个,对方期许要沟通,尽量达到他的要求,如果达不到就通过沟通使他降低标准,这样相处就比较愉快、友善;第三个,要遵守社会规范,因为任何团体都有基本的规律,使整个社会的运作产生效率。
工作岗位上,一个老板面对很多员工,一个员工面对自己的老板,也需要遵守这三种原则。比如第一,内心感受要真诚,既然拿人钱财就要与人消灾,工作交给我就把它做好,做不好就坦白承认自己不能胜任。老板要提升我,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勉强,不然恐怕会把身体累垮了。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要懂得人生有各种限制。有人很渴望做一个大事业,很好,但是要考虑各种现实情况能不能配合。就拿身体来说,做那个职业说不定就少活几年,而且很多时候不见得做得到,还成为另一种失去。所以人要衡量自己,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也是对老板负责。
相对的,如果在工作中老板有了一些问题,做员工的要选择适当时机,以委婉方式给他建议。老板上面有更大的老板,所以和员工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的。
人与人之间以这种方式互相面对,以相对伦理互相负责,而不是单方面掌控全局,这是儒家对于任何人际关系的基本看法。当然,这种学习借鉴要考虑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运用好孟子的思想,对我们确实是大有益处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