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有私淑艾者。私淑艾,“淑”是采纳好的东西,“艾”是改正,意思是靠品德和学问,使别人私下学习,用以改正自己。孟子说自己是私淑孔子,孔子对他来说就是留下品德、学问,让他自己去学,孟子又把书写下来,留给后代的人学习,不用亲自教,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五种方法之外,孟子还提到特殊的一种。有一次他大概心情不太好,说对某些人我不屑于去教,这也是一种教。譬如,学生跑来问问题,他觉得这个学生不好,不屑于教,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这也是学习孔子的。《论语》里有一段,“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有个叫孺悲的学生想要拜见孔子,让人进来传话,孔子说,你跟他说我生病了。而传话的人刚刚走出门,孔子立刻取瑟而歌,意思是一定要让孺悲听到我孔子没有病,我还能唱歌,就是不见你。这是儒家的一种态度。当一个学生犯了错,找老师去诉苦,想说他很委屈。但老师如果接见了他,他可能出去跟人说,老师已经原谅我了,你们不要再追究了。这样老师是被他利用了。所以有时老师不见学生,不教他就是一种教,以不教为教,这也是儒家的方法。
《孟子》里很具体地说了这六种教学方法。人们在学校也好,在社会上也好,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老师,同时也做年轻人的老师,不是只有在学校教书才是老师,做长辈、做父母的也应该教导晚辈,教导子女。孟子的这些方法在今天也是适用的。
—教育环境选择—
除了具体的方法,孟子对教育还有很多有益的观点。譬如,他很注意学习的环境。
孟子谈人性时说过,经济繁荣的时候年轻人好吃懒做,经济萧条的时候年轻人就非常凶暴,说明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学也一样。《孟子》中有个故事,一个楚国的大官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齐国话,因为齐楚都是强国,让自己的孩子精通两种语言,将来做生意、做官都方便了。那么是找楚国人来教,还是找齐国人教呢?当然找齐国人。就好像孩子要学英文,最好找美国人教,因为美国人说英文比较标准,中国老师可能有很多俚语搞不清楚。那么找齐国人教孩子,真的有用吗?没用。因为只有一个齐国人教他,下课之后他出去玩,身边都是楚国的小朋友。一个齐国人教小孩讲齐国话,很多楚国人跟他讲楚国话,就算每天拿鞭子打小孩,他终究还是学不好齐国话。
那么换一个方式,想让小孩子学齐国话,把他送到齐国的都城,放在那里不管他,过了几个月,就是再用鞭子打他,想不让他说齐国话也做不到了。为什么?就因为环境。满街的人都讲齐国话,自然他就会了。孟子用语言的学习做了一个比喻,非常生动地说明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